

1.
從夾縫、小孔或隱蔽處偷看。
1.出自《易·豐》闚其戶,闃其無人。
2.出自《墨客揮犀》既夕,有婦人出,問生所闚,其色甚妍。
3.出自《三祝記?感祝》聽得人來語,我從戶內闚。
2.
泛指觀看。
1.出自《莊子·馬蹄》是故禽獸可系羈而游,鳥鵲之巢可攀援而闚。
2.出自《九嘆·憂苦》登巑岏以長企兮,望南郢而闚之。
3.出自《釋私論》終日馳思,莫闚其外。
3.
閱覽。
1.出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其學無所不闚,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
2.出自《魏都賦》闚玉策於金縢,案圖錄於石室。
3.出自《和錢君倚藤床十二韻》未能習律令,何暇闚皇墳。
4.
探究;窺度,了解。
1.出自《莊子·在宥》無問其名,無闚其情,物固自生。
2.出自《閑居賦》闚天人之秘奧,究人事之終始。
3.出自《香畹樓憶語》堂上閨中終年抱恙,闚君鄭重之意,欲得人以奉慈闈耳。
4.出自《蕙風詞話》即或詞學甚深,頗能闚兩宋堂奧,對於《花閑》,猶為望塵卻步耶。
5.
窺伺。
1.出自《戰國策·秦策二》秦武王謂甘茂曰:“寡人欲車通三川,以闚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
2.出自《晉書·忠義傳·王豹》及至其末,霸國之世,不過數州之地,四海強兵不敢入闚九鼎,所以然者,天下習於所奉故也。
3.出自《撫州顏魯公祠堂記》賊之不能直闚潼關,以公與杲卿撓其勢也。
4.出自《對策》以廢君為行權,是神器可得而闚也。
6.
謂顯示給人看。
1.出自《戰國策·燕策三》愚以為誠得天下之勇士,使於秦,闚以重利,秦王貪其贄,必得所愿矣。
7.
小看;輕視。
1.出自《南史·韋黯傳》黯為太仆卿,而兄子粲為左衛率,黯以故常怏怏,謂人曰:“韋粲已落驊騮前,朝廷是能用才不?”識者頗以此闚之。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