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詭詐;欺誑。
1.出自《論語·憲問》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2.出自《后漢書·吳漢傳》漢乃辭出,止外亭,念所以譎眾,未知所出。
3.出自《權(quán)書下·孫武》勾踐不頹舊冢而吳服;田單譎燕掘墓而齊奮。
4.出自《青春之歌》他那黯淡的眼仁里閃過一絲陰譎的得意的笑意。
2.
引申為婉曲;不直言。參見“譎諫”。
1.出自《詠史》《五噫》譎且正,可以見心曲。
2.出自《自春徂秋偶有所觸拉雜書之漫不詮次》詩戒詩昔有詩,庚辰詩語繁。第一欲言者,古來難明言。姑將譎言之,未言聲又吞。
3.
權(quán)變。
1.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玄謀設(shè)而陰行,合二九而成譎。
4.
差異。
1.出自《莊子·天下》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獲、己齒、鄧陵子之屬,俱誦《墨經(jīng)》,而倍譎不同,相謂別墨。
5.
奇異;變化。
1.出自《文選·傅毅〈舞賦〉》軼態(tài)橫出,瑰姿譎起。
2.出自《陶庵夢憶·焦山》放舟焦山,山更紆譎可喜。
6.
通“決”。
1.出自《荀子·儒效》故明主譎德而序位。
7.
通“僪”。日旁云氣。
1.出自《淮南子·覽冥訓(xùn)》君臣乖心,則背譎見於天。
2.出自《廣雅·釋天》譎、冠、珥,祅氣。
1.水中的幼蛙。
1.陰險毒辣。
2.中醫(yī)學(xué)病癥名。癥見面目發(fā)青﹑四肢厥冷﹑咽喉疼痛﹐以及身痛﹑身重﹑背強(qiáng)﹑短氣嘔逆等。又背疽﹑腦疽﹑瘰疬﹑鶴膝風(fēng)等之不紅﹑不熱﹑不痛﹑不腫者﹐亦稱"陰毒"。
1.陰私和短處。
1.沒有人知道的惡事惡行。
2.陰險惡毒。
1.冥冥之中的懲罰。
1.指西方。
2.泛指陰山一帶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
1.陰涼的房室。
2.指牢獄。
1.紛飛的淫雨。
1.朔風(fēng)﹔陰冷之風(fēng)。
2.隱含殺伐之氣的風(fēng)。
1.謂遍布于陰濕之地。
1.隱秘不為人知的壞事。
2.隱蔽埋伏。
3.中醫(yī)學(xué)名詞。謂熱伏于陰。
1.猶微服。
1.古兵書名。
2.泛指兵書。
1.陰間﹔冥府。
1.陰氣敗退。謂冬令的氣候不能處于主宰的地位。
1.位于偶數(shù)的天干。即乙﹑丁﹑己﹑辛﹑癸等。
1.山岡的北邊。
1.迷信的人指在人世間所做而在陰間可以記功的好事。
1.謂暗中坐觀成敗。
1.地下排水溝。
2.背陽處的溝渠。
3.墓壙中的所謂江河。
4.女子生殖器。
1.山北之谷。
1.指八卦中《離》《兌》《巽》三卦。
1.指月亮。
2.猶妖怪。
1.雨師﹔水神。
2.皇后近侍。多由宦官充任。
3.臣下。古時以為君為陽﹐臣為陰﹐故稱。
4.冥官。
1.代表秋冬節(jié)氣的律管。
1.指月光。
2.陰森可怖的光。
1.使陰謀﹐耍詭計。
1.鬼。
1.猶陰呂。
1.東漢陰皇后和郭皇后的并稱。
1.指夷狄之國。因其分野位于天街二星之北﹐故稱。
1.陰德功果。
1.謂私下做的壞事﹐不為人知的罪過。
1.暗中陷害。
2.猶隱患。
1.寒冷﹔天陰而寒冷。
1.陰險兇狠。
1.語塞不能對答。《后漢書·竇憲傳》﹕"憲恃宮掖聲埶﹐遂以賤直請奪沁水公主園田﹐主逼畏﹐不敢計◇肅宗駕出過園﹐指以問憲﹐憲陰喝不得對。"李賢注﹕"陰喝猶噎塞也。陰音于禁反﹐喝音一介反。"一說為暗中喝止。《資治通鑒·漢章帝建初八年》引此文,故三省注"余謂喝﹐訶也;許葛翻。陰﹐密也﹐潛也。當(dāng)?shù)蹎栔畷r﹐密訶左右不得對也。觀帝以趙高指鹿為馬責(zé)憲﹐則陰喝之義可知也。"
1.私下聯(lián)合。
1.南朝梁詩人何遜和陳詩人陰鏗的并稱。
1.語本《易.中孚》﹕"鶴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后因以"陰和"為應(yīng)賢者之邀而出仕的典故。
1.睪丸。
1.幽深的山谷﹐背陽的山谷。
1.猶陰暗。
1.爭強(qiáng)好勝。
2.陰狠毒辣。
1.指蝩。相傳虹由雄性的虹和雌性的蝩組成。喻指佞臣。
2.即虹蝩。喻指牛自尾尻到頸部的雙筋。
1.陰后﹐東漢光武帝后陰麗華。據(jù)《清一統(tǒng)志.南陽府二》載﹐陰皇后宅在新野縣東北﹐有搗衣石存焉。陰后石當(dāng)指此。
1.夢中出現(xiàn)的征兆。
1.墓門。
2.指女子陰道外口。又名女陰。
1.古稱婦女的教化。
2.謂大地化生萬物。
3.昏暗。
1.暗黃色﹐焦黃色。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