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杜鵑”,①常綠或落葉灌木,葉子橢圓形,花多為紅色。供觀賞。②這種植物的花。也叫映山紅。③鳥,身體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點,腹部有黑色橫紋。初夏時常晝夜不停地叫。吃毛蟲,是益鳥。多數(shù)把卵產(chǎn)在別的鳥巢中。也叫杜宇、布谷或子規(guī)。
1.
鳥名。又名子規(guī)、杜宇。參見“杜鵑”。
1.出自《華陽國志·蜀志》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
2.出自《感事》詩洛陽橋上聞鵑處,誰識當時獨倚闌。
3.出自《福州道中》詩啼鵑苦竹里,爭道不如歸。
4.出自《法俄革命之比較觀》桐葉落而天下驚秋,聽鵑聲而知氣運。
2.
花名。又名映山紅。
1.出自《宣城見杜鵑花》詩蜀國曾聞子規(guī)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2.出自《牡丹亭·驚夢》遍青山啼紅了杜鵑,荼?外煙絲醉軟。
1.生硬,不自然。
1.我國傳統(tǒng)建筑雙坡屋頂形式之一。特點是兩側山墻同屋面齊平或略高出屋面。
1.形容態(tài)度生硬。
2.猶言活生生。
1.形容說話語氣生硬。
1.方言。健壯結實。
1.確實是;真正是。
2.偏是;就是。
3.勉強地。
1.形容堅硬挺直。
1.硬質的襯里。
1.堅強如鐵的男子。
1.勉強支持。
1.火車上比較簡單的硬質的坐位或鋪位。與"軟席"相對。
1.強行;強制。
1.堅硬剛強的秉性;倔脾氣。
2.不能改變的;不可通融的。
1.銀圓的俗稱。
1.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直譯。
1.指冰雹。
1.剛勁的語言;生硬的詞句。
1.強硬。
2.扎實,不容含糊。
1.堅固的營壘。
2.比喻堅定的立場與意志。
1.正面硬拼的戰(zhàn)斗;雙方實力不相上下,需要付出很大代價才能取勝的戰(zhàn)斗。
1.強硬有力。
2.方言。謂堅牢而有韌性。
1.強有力地替人家撐腰的人。
1.剛強,頂?shù)米 ?
2.殷實;雄厚。
1.亦作"硬掙掙"。
2.形容堅挺結實。
3.不含糊的,實打實的。
4.剛強;堅決。
1.堅強;有骨氣。
1.又干又硬。
1.剛強正直。
2.生硬地,直截地。
3.挺拔;堅硬而挺直。
1.隨嫁的婢妾。
2.泛指婢妾。
1.寵妾。
1.抗拒兇邪之氣。
1.漢宮苑名。
1.謂以朽索御馬。喻指危險。
1.謂按時日﹑尊卑侍寢于王。
2.古律歷名詞。為夷則二十七律之一。
1.皇帝的簽押。
1.皇帝命設的酒席。
2.喻指帝位。
1.猶龍顏。指皇帝。
1.謂以君王名義所設的宴會。
1.見"御窯"。
1.官署名。掌禁中醫(yī)藥,后兼管禮文。
1.喻指帝胄,皇族。
1.宮苑中的池沼。
1.牡丹花名。因其色如君王袍服之色,故稱。
1.宮廷醫(yī)師。又稱太醫(yī)。
1.官名。五代時為皇帝出巡而設,掌行營守衛(wèi)。至南宋初,為特要之職,以宰相兼領,總攝軍政,后罷。
皇帝專用御用銅玉石印章◇指被統(tǒng)治者所利用的御用文人。
1.亦作"御?"。
2.統(tǒng)治天下。
1.即御苑。
1.謂君臨天下。
1.帝王家的苑囿。
1.乘云,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