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審問;窮究。
2.
形容詞
窮困。
1.
審訊。
1.出自《史記·酷吏列傳》湯掘窟得盜鼠及余肉,刻鼠掠治,傳爰書,訊鞫論報。
2.出自《新唐書·王縉傳》及敗,劉晏等鞫其罪,同載論死。
3.出自《夜譚隨錄·張五》鞫鄭祿及翠華私通事,果不誣。
2.
查究;查問。
1.出自《漢書·車千秋傳》未聞九卿廷尉有所鞫也。
2.出自《國子祭酒贈寶謨閣待制李公墓志銘》武臣子謗訕,鞫於臨安。
3.出自《紀言》頃之,有嘩于從官舟者,乃一巴圖魯與都司飲,爭酒佐。貝子出坐親鞫之,色甚和。
3.
罪案。
1.出自《周禮·秋官·小司寇》讀書則用法
4.
水涯的盡頭。
1.出自《詩·大雅·公劉》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5.
窮盡。參見“鞫爲茂草”。
1.出自《詩·小雅·小弁》踧踧周道,鞫為茂草。
6.
困窘。
1.出自《詩·大雅·云漢》鞫哉庶正,疚哉冢宰。
7.
通“鞠”。古代的皮球。
1.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正亂》充其胃以為鞫,使人執之,多中者賞。
8.
姓。漢有鞫譚。見《漢書·王嘉傳》。
1.出自《萬姓統譜?屋韻》鞫,宋鞫詠,開封人。
9.
通“鞠”。告誡。
1.出自《文選·班固〈幽通賦〉》許相理而鞫條。
1.古時東夷女子﹐夫死后﹐再非正式招夫婚配﹐因稱受招者為私婿。
1.暗中欺詐他人。
1.即私塾。
1.即私塾。
1.指天子私自巡游。
1.亦作"私猣"。
2.猶徇私。曲從私情。
1.當鋪未向官府納稅而暗中營業之稱。
1.舊時私下為買賣雙方撮合從中取得傭金的人。
1.方言。指非婚生子女。也稱私伢頭。
1.私第。
1.個人之言論。
2.猶言私自打算。
1.與官鹽相對。謂未納鹽稅而私自販運出售的鹽。
1.比喻不安全的物品。
1.比喻不敢公開見人的事情。
1.私家筵席。
1.私下舉行宴會。
2.指宮廷內的私生活。
1.私人贍養家屬的俸錢。
1.私人的事業或業務。
1.因私事而干謁請托。
1.猶便服。與公服相對。
1.以私人關系為準則的個人道義。
2.指個人合乎正義的行為。
1.私下議論。
2.謂個人的看法或主張。
1.猶封邑。私人的領地。
1.私自改換。
1.私人的交誼。
1.猶私心。
2.自度﹐自忖。
3.謂己意。
1.私下掩埋。
1.個人的主觀猜測。
1.有婚姻關系的親戚。
1.猶隱私。
1.代表個人的印章。
1.私人謀營;私人經營。
由私人投資興辦,雇用勞動力從事獨立生產經營活動,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一般有獨資經營、合伙經營和股份公司三種形式。1988年6月,國務院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并于同年7月1日起施行。
1.發自私憤的勇氣。
1.自用。
1.私自擔憂。
1.生產資料歸私人所有的制度下形成的思想意識。
1.生產資料歸私人所有的一種制度。
1.即私有制。
1.私有財產的主人。
1.私下談話;低聲說話。
2.指低聲說的話語。
3.私事相請托。
1.亦作"私欲"。
2.個人的欲望。
1.私人的住所。
1.個人的榮譽。
1.秘密販賣。
1.因私人情誼好而加以褒揚或援助。
1.屬于私人之間的怨恨。
1.個人的愿望。
1.私下約定。
2.無媒妁而由男女雙方私下議訂的婚約。
1.私自愛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