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逕”另見“徑”。
2.
名詞
用于地名。
3.
名詞
用于人名。
1.
步道;小路。
1.出自《莊子·徐無鬼》夫逃虛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逕。
2.出自《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三·角調曲二》尋芳者追深逕之蘭,識韻者探窮山之竹。
3.出自《過長峰徑遇雨遣悶十絕句》南中謂深山長谷,寂無人煙,中通一路者謂之逕。
4.出自《新晴》詩逕竹新含露,涼風吹草堂。
2.
至,往。參見“逕復”。
1.出自《復志賦》君之門不可逕而入兮,遂從試於有司。
3.
經過;行經。
1.出自《文選·王褒〈洞簫賦〉》翔風蕭蕭而逕其末兮,回江流川而溉其山。
2.出自《魏書·釋老志》太祖平中山,經略燕趙,所逕郡國佛寺,見諸沙門、道士,皆致精敬,禁軍旅無有所犯。
3.出自《水上神女賦》乃造南中,渡炎洲,逕玉磵,越金流。
4.出自《癸巳類稿·左山考》菏水東出,又東逕魏冉冢南,又東北逕定陶共王陵南。
4.
直,直捷。
1.出自《文心雕龍·奏啟》李斯之奏《驪山》(《治驪山陵上書》),事略而意逕。
5.
直徑。
1.出自《承露盤銘》明帝鑄承露盤,莖長十二丈,本圍上盤逕四尺,下盤逕五尺。
6.
副詞。徑直;直接。
1.出自《文選·潘岳〈射雉賦〉》彼聆音而逕進,忽交距以接壤。
2.出自《聊齋志異·促織》村中少年好事者……逕造廬訪成。
3.出自《老殘游記》子平依話用飯,又坐了一刻,辭了玙姑,逕奔山集上。
1.傻氣﹑幼稚的話。
1.傻子,傻瓜。
2.指癡呆。
1.猶犟勁。
2.形容人力氣大或只知道憑力氣干。
3.傻乎乎的樣子。
1.方言。傻笑。
1.傻呵呵。
1.見"傻里巴機"。
1.亦作"傻里八機"。
2.方言。傻氣。
1.糊涂不明。
1.形容發呆的樣子。
1.呆氣。
2.死心眼。
3.愚蠢;糊涂。你太傻氣,怎么這么輕易就答應下來!這個當上得可不小。
1.傻子。
1.傻呼呼。
1.傻氣。
1.愚笨可笑的樣子。
1.小傻瓜。用于男性。
1.無意義地一個勁兒地笑。
1.死腦筋;死心眼。
猶目瞪口呆。形容愣住的樣子看到警方拿出如此確鑿的證據,他傻眼了。
1.智力低下,不明事理的人。
1.詈詞。呆子。用于男性。澹同"屌"。
1.禽鳥吃食。
1.魚和禽鳥吃食。
2.象聲詞。魚和水鳥鵝鴨的吃食聲。
1.蟲名。
1.低聲細語。
1.形容細碎的說話聲。
1.形容巧言多語。
1.猶咬;吞食。
1.魚鳥吃食。亦指魚鳥吃食聲。
1.歃血。古人會盟以牲血涂于口旁,表示誠信。
1.魚類吃食。亦指魚類吃食聲。
1.歃血。古時訂盟,口含牲血(一說,用牲血涂于口旁)以告誓神明,謂之歃血。
2.喋血。謂踏血而進。
1.歃血時宣讀的盟詞。
1.歃血盟會。
1.歃血為盟。
古代幾方相會結盟時的一種儀式??谥泻硎局艺\。一說手指蘸血涂在口四周歃血定盟。
臉色白得毫無生氣嚇得面孔煞白。
1.遠不及。
1.指一出戲結束。
1.剎車。比喻停止,中止。
1.費盡心思。
1.費盡心思。
1.損壞美好的景色。比喻在興高采烈的場合使人掃興。唐李商隱《雜纂》有《煞風景》(煞,一本作"殺")一目,列舉花間喝道﹑看花淚下﹑苔上鋪席﹑斫卻垂楊﹑花下曬裩﹑游春重載﹑石筍系馬﹑月下把火﹑妓筵說俗事﹑果園種菜﹑背山起樓﹑花架下養雞鴨等事。
1.惡鬼。
1.方言。最后;結果。
1.指兇神。
1.(天色)全黑。
1.殿后,走在最后面。
2.指后退。
1.舊俗謂人死若干天后,魂魄返回故宅,有煞神隨之,稱"煞回"。
1.猶過癮。
1.猶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