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堅固。
2.
形容詞
謹慎。
3.
形容詞
勤勉,努力。
1.
謹慎。參見“劼毖”。
1.出自《說文·力部》劼,慎也。
2.出自《書·酒誥》汝劼毖殷獻臣,侯甸男衛。
3.出自《浙江鄉試錄序》臣某申厲功令,劼毖有加。
2.
勤,盡力。
1.出自《廣雅·釋詁》劼,勤也。
2.出自《征蜀聯句》小臣昧戎經,維用贊勛劼。
1.白色的鳥。
1.葉子枯萎的枝條﹑樹木。
1.即青女。神話傳說中的霜雪之神。
1.白色泡沫。
1.白花。
1.白色綢袍。
1.指匏瓜剖分為二做成的酒器。
1.白色佩玉。
1.白色轡頭。
1.喻散亂的白發。
1.蒼白的樹皮。
1.霜柿。
1.指月亮。
指一年中初霜后至終霜前的一整段時間。在這一期間內,經常有霜出現。
1.鋪霜的小路。
1.指蟹。蟹霜后肥美﹐故稱。
1.霜天的圃畦。
1.刺骨的寒氣。
2.喻剛正威肅之氣。
1.月色照射下的臺階。
1.北方磧鹵之地。借指北方。
在下霜前棉鈴吐絮、纖維已充分成熟的棉花。其纖維品質好,顏色白,是棉紡工業的重要原料,可以紡出強韌的細紗。棉花生產上可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以促進早熟,增加霜前花的產量。
1.謂白發逐漸增多。
2.受霜侵凌。
1.霜鳥。指白鷗﹑白鷺等。
1.形容秋水明凈﹔潔凈。
2.整肅﹐肅清。
1.高潔的情操。
1.霜后的晴天。
1.佛寺中的缽形銅樂器。磬為打擊樂器﹐本用玉石制造﹐故稱。
2.指磬聲。
1.深秋。
1.白色的鳥爪。借指白海青。
1.雁群。大雁群飛于霜天﹐故稱。
1.白色胡須。
1.明亮銳利的鋒刃。亦指明亮鋒利的刀劍。
1.猶秋日。
1.白花。
1.指菊花。
1.借指精銳的士卒。
1.指成霜狀結晶的白色藥末。
1.白色。
1.謂跋涉于寒夜之中。
1.經霜的果實。亦指霜后才甘美的果實。
1.霜后的柿子。語本南朝梁簡文帝《謝東宮賜柿啟》﹕"懸霜照采﹐凌冬挺潤。"
1.猶秋收。
1.猶寒暑。
1.御史臺的別稱。
1.經霜的樹木。
2.特指楓樹。
1.猶秋水。
1.潔白的絲線。
2.指潔白的絲繩。
3.絲弦。
4.喻指白發。
1.秋風。
1.即松。松能傲霜﹐故稱。語本南朝梁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顧悅與簡文同年﹐而發蚤白。簡文曰﹕'卿何以先白?'對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