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喂牲口的干草。
1.
作飼料的干草。
1.出自《書·費誓》魯人三郊三遂,峙乃芻茭,無敢不多,汝則有大刑。
2.出自《漢書·趙充國傳》臣所將吏士馬牛食,月用糧谷十九萬九千六百三十斛……茭蒿二十五萬二百八十六石。
2.
即茭白。參見“茭白”。
1.出自《山居賦》芟菰剪蒲,以薦以茭。
2.出自《本草綱目·草八·菰》江南人呼菰為茭,以其根交結也。
3.出自《蘇州織造李煦奏俟曹寅回任即進京折》今有冬筍并糟醬茭白,理合恭進,少盡臣煦微誠。
3.
草索。
1.出自《墨子·辭過》古之民未知為衣服時,衣皮帶茭。
2.出自《讀書雜志·墨子一》《說文》:”筊,竹索也。“其草索則謂之茭。
4.
通“筊”。用竹篾、葦片編成的纜索。
1.出自《史記·河渠書》搴長茭兮沈美玉,河伯許兮薪不屬。
2.出自《風俗通·祀典·桃梗葦茭畫虎》於是縣官常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於門……冀以御兇也。
3.出自《后漢書·禮儀志中》夏后氏金行,作葦茭,言氣交也。
5.
指刈草。參見“茭牧”。
1.出自《史記·河渠書》五千頃盡河壖棄地,民茭牧其中耳。
2.出自《萬春圩圖記》自圩之廢,納租而茭牧其間者,百余家矣。
1.中制。謂抑按合于宮商。
1.汲取。
1.收取勝景。
1.汲取,承受。
1.減少;縮小。
2.貶抑。
3.謙遜。
1.謙抑,退讓。
1.傳揚。
1.細致貌。
2.謙遜貌。
1.舀取盈滿的液體。喻謙退。語本漢王符《潛夫論.遏利》"是以持盈之道,挹而損之,則亦可以免于亢龍之悔,乾坤之愆矣。"
1.謂取有馀以補不足。
1.抑郁不得志。
1.憤懣怨恨。
1.見"挹彼注茲"。
1.汲取。
1.木名。
2.栭柱。
1.嘆息。
1.受潮而霉爛變質。
1.謂以干布等物敷濕處吸干。
1.謂潮濕霉爛。
1.被淚水沾濕。
1.潤濕貌。
2.形容香氣濃郁。
1.潮濕氣悶,不通風。
1.充實邊境。
1.增加兵力;增援。
1.多招訕謗。
1.直接或間接有益于人類的昆蟲。如吐絲的蠶,釀蜜和傳播花粉的蜜蜂,捕食農業害蟲的螳螂﹑瓢蟲﹑蜻蜓等。
1.給牛馬牲口加草料。
1.猶好處。
1.增加封邑。
1.蟲名。又稱無舌。中醫入藥。
1.更加;越發。
1.增加賦稅。
1.禹臣伯益與后稷的并稱。
1.增兵。
1.長進;增進。
1.草藥名。
1.增高爵位。
1.猶益兵。
1.猶益壽。
1.即茺蔚。草藥名。
1.草藥名。
1.猶益壽。
1.能捕食害蟲﹑害獸,直接或間接對人類有益的鳥類,如燕子﹑杜鵑﹑貓頭鷹等。
1.中醫采用的一種補益氣虛的治病方法。適用于內傷勞倦或病久虛羸﹑氣短懶言﹑面色蒼白﹑神疲無力﹑肌肉消瘦等癥。
1.謂多次派人。
1.謂充實人口。
1.加賜食邑。
1.增延壽命。
1.猶宜睡。
1.增加歲數;延年。算,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