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連詞
連接名詞性詞組或名詞,表示并列,相當于“和”“與”“及”。
2.
動詞
〈書〉到;至。
3.
名詞
(Jì)姓。
1.
“曁”的新字形。亦作“臮”。亦作“蔇”。
2.
日微現于地平線上。
1.出自《說文·旦部》暨,日頗見也。
2.出自《文學說例》夫南北極半歲見日,半歲晦冥,而“暨”字古義可用。《說文》:“暨,日頗見也。”
3.
至;到。
1.出自《國語·周語中》若七德離判,民乃攜貳,各以利退,上求不暨,是其外利也。
2.出自《文心雕龍·明詩》自商暨周,《雅》《頌》圓備。
3.出自《劉生詩》棄家如遺來遠游,東走梁宋暨揚州。
4.出自《原強》忽必烈汗薦食小朝,混一華夏,南奄身毒,北暨俄羅,幅員之大,古未有也。
4.
果毅貌。參見“暨暨”。
1.出自《禮記·玉藻》戎容暨暨,言容詻詻。
2.出自《魏博節度觀察使沂國公先廟碑銘》暨暨田候,兩有文武。
3.出自《許士修墓銘》士修志篤行邵,惟正之趨,非義弗蹈,暨暨其守,汲汲其求。
5.
見“市暨”。市鎮停泊處,碼頭。
1.出自《秋日夔府詠懷一百韻》陣圖沙北岸,市暨瀼西巔。
2.出自《答交代楊通判啟》舟艑軻峨,弗獲往迎于市暨。
3.出自《江行俳體》土音偏不移雞犬,市暨通行雜鈔錢。
6.
連詞。與;及;和。
1.出自《書·堯典》帝曰:“咨,汝羲暨和。”
2.出自《鄆州溪堂詩》公暨賓贊,稽經諏律。
3.出自《新民晚報》六屆全運會帆板預賽暨一九八七年全國帆板錦標賽三月一日在南海之濱的海口市揭開戰幕。
4.出自《明史?太祖紀贊》嘗以一歲開支河暨塘堰數萬以利農桑、備旱潦。
7.
古地名。
1.出自《穀梁傳·莊公九年》公及齊大夫盟于暨。
8.
姓。三國吳有暨艷。見《三國志·吳志·張溫傳》。參閱《通志·氏族五》。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五》暨氏,吳有尚書暨艷。唐天寶有暨晃弟昱。望出余杭、渤海。又有暨善應,廬陵人。又暨佐時,上元中準制改為周氏。宋登科暨唐裔,建州人;暨商俊,南雄人。
1.即火筷子。
〈方〉火筷子。
1.古代火攻用的一種武器。
1.焚毀敵方運輸中的后勤物資。
1.古代軍隊中低級軍官的一種名稱。
1.秋天;秋日的天空。
1.火神。
1.取火工具。
1.猶火耕。
古代兵制十人為一火,火長一人管炊事,同火者稱為火伴,現在泛指共同參加某種組織或從事某種活動的人,寫作伙伴。
1.同伙自相拼殺。
1.舊稱船舶上掌管羅盤的人。
1.聚伙為惡的黨徒。猶團伙。
1.猶盛多。
1.同"伙繁"。
1.繁多。
同‘火夫 ’②。
1.盛多。
①合作的人;伙伴(多用來當面稱對方)~,咱得加快干。②舊時指店員或長工當年我在這個店當~。
1.伙伴,相與共事的人。
2.對同輩人或同伴的稱呼,猶言伙計。
1.結伙抵賴。
1.即火器。舊時指槍炮等武器。
跟別人合在一起(做事)老王~幾個退休工人辦起了農機修理廠。
1.舊指軍隊中燒飯的人。
1.嘆詞。表示驚羨。
2.謂盛多。
1.清代湘軍﹑淮軍中的伙頭軍。
1.結伙共事的朋友。
2.舊時稱店員。猶伙計。
1.結成伙的盜賊。
伙蘑鬯們是一~。
1.寄留。
1.見"過謫"。
1.流駛;很快地過去。
1.別人用過的物品。因經過他人轉賣,故稱。
1.傳遞書信。
1.越過江河。
2.褻語。指男女交合。
3.讓水通過。
1.用涼水浸過的煮熟的面條。
1.宋代向行商販運貨物征收的一種商稅。
2.指納稅。
1.猶過繼。
1.敷衍;應付。
2.送走。
1.經過一夜。
1.舊時的一種高利貸。
1.度日。
2.猶過年。
1.越出竹林范圍生長的筍。
1.古代過關津時所用的憑證,猶近代的通行證。
1.渡河用之繩索。
1.舊時妓女陪客吃酒。
1.夸大不實之言。
2.往訪交談。
(~兒)通過穿堂、過道或相對的門窗的風。
1.供人出入﹑僅作通道的房屋。
1.作為例行公事而走過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