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夏歷每月的最末一天(三十日或二十九日)。
2.
形容詞
昏暗不明。
3.
名詞
〈書〉日暮,夜晚。
4.
動詞
〈書〉隱藏。
5.
形容詞
隱晦,不明顯。
1.
夏歷每月的最后一日。
1.出自《春秋·僖公十五年》己卯晦,震夷伯之廟。
2.出自《史記·孝文本紀》十一月晦,日有食之。十二月望,日又食。
3.出自《和子由寒食》寒食今年二月晦,樹林深翠已生煙。
4.出自《道光洋艘征撫記上》旋有英國二貨船,遵式具結,于九月晦入口,而義律遣二兵船阻之。
2.
指晦節。參見“晦日”、“晦節”。
1.出自《晦日宴高氏林亭》詩晦晚屬煙霞,遨游重歲華。
2.出自《月晦憶去年與親友曲水游宴》詩晦賞念前歲,京國結良儔。
3.
晚上;夜。
1.出自《易·隨》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2.出自《楚辭·天問》自明及晦,所行幾里?
3.出自《御制千字詔》癸卯斯載,如晦才曙。
4.
昏暗;不明亮。
1.出自《詩·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2.出自《洞庭湖阻風贈張十一署》詩霧雨晦爭泄,波濤怒相投。
3.出自《浮生六記·閨房記樂》蕓備小酌擬邀暢飲,忽陰云如晦。
4.出自《火燒島》我不哭,即使是在風雨如晦的深夜,關起門來清理著死去同志的衣服書籍。
5.
指義理深微;隱晦。參見“晦暗”、“晦昧”。
1.出自《左傳·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
2.出自《文心雕龍·宗經》其婉章志晦,諒以邃矣。
3.出自《古書疑義舉例·兩字對文而誤解例》凡大小長短是非美惡之類,兩字對文,人所易曉也;然亦有其義稍晦,致失其解者。如《尚書·洪范篇》:“木曰曲直,金曰從革”……人知因革,莫知從革,斯失其解矣。
6.
掩蔽;隱秘不露。
1.出自《易·明夷》利艱貞,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2.出自《新唐書·高祖紀》不時謁……王氏對以疾,煬帝曰:“可得死否?”高祖聞之益懼,因縱酒納賂以自晦。
3.出自《賓退錄》南安翁棄官而晦其跡,亦人所難能。
4.出自《題毛暗齋〈采芝圖〉》詩鳳羽豈終晦,展卷心悠然。
7.
指昏聵愚昧之人。
1.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汋》曰“於鑠王師,遵養時晦”,耆昧也。
8.
敗謝;凋零。
1.出自《文選·江淹〈雜體詩·效王微養疾〉》寂歷百草晦,欻吸鹍雞悲。
2.出自《宿灞上寄侍御玙弟》詩長云驟落日,桑棗寂已晦。
3.出自《雜詩》晦草媚初景,蟄禽趨令時。
9.
倒霉。參見“晦氣”。
1.出自《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我恁地晦氣!沒來由和那小娘子同走一程,卻做了干連人。
2.出自《二刻拍案驚奇》更有那不識氣的小二哥,不曾沾得半點滋味,也被別人弄了一番手腳……還晦氣哩。
3.出自《快心編二集》這凌介山忒也晦氣,卻被人誣作窩盜,逃去他方。家中弄得瓦解冰消,人離財散。
4.出自《紅旗譜》嚴知孝嘴里一股勁地說:“今天真是晦氣!”
10.
迷信指陰間。
1.出自《初刻拍案驚奇》試看鬼能為活證,始知明晦一般天。
11.
無幾。參見“晦在”。
1.出自《文選·班固〈幽通賦〉》惟天地之無窮兮,鮮生民之晦在。
12.
昏聵;愚昧。參見“晦盲”、“晦昧”。
1.出自《臣里》晦盲儇輕,少而茍,壯而脆,老而獷,黃帝之所謂痹民也者,盡子之客也。
2.出自《尹文子》專用聰明,則功不成;專用晦昧,則事必悖。
3.出自《北齊書·文襄帝紀》彼當嗤仆之過迷,此亦笑君之晦昧。
1.縮緊肩膀﹐不敢正立。形容極為恐懼。
1.迫使降服;被迫投降。
1.威脅而劫持之。
1.威脅恐嚇。
1.脅持國君。
2.被脅持的國君。
1.威脅恐嚇。
1.肋骨。
1.強行征斂。
1.脅迫欺凌。
1.見"脅凌"。
1.虜掠;脅從。
1.威脅強迫。
1.威逼強求。
1.迫使屈服。
1.先人的官職。
1.先立志向。
2.乘勝之志。
3.先人的遺志。
1.古代禮制,天子出行,先置供具于前。
1.古代家臣稱大夫的祖先為先主。
2.大夫自稱其亡父或祖先。
3.開國君主。亦以稱三國蜀劉備。
1.謂必須先辦的事。
1.祖先的產業。
1.猶先賢。
1.泛指祖先。
2.稱亡父。
3.稱丈夫的亡父。
1.先已;本已。
1.祖先。
2.稱已故的祖父。
1.古神話中御月運行之女神。《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陽子驂乘,纖阿為御。"司馬貞索隱"服虔云'纖阿為月御?;蛟幻琅妹?。'又樂產曰'纖阿,山名,有女子處其巖,月歷巖度,躍入月中,因名月御也。'"《文選.司馬相如》"作孅阿"。《文選.束晳詩之四》"纖阿案晷,星變其躔。"李善注"《淮南子》曰'纖阿,月御也。'"南朝宋謝惠連《前緩聲歌》"羲和﹑纖阿去嵯峨,睹物知命,使余轉欲悲歌。"一說古之善御者。
1.亦作"纎埃"。
2.微塵。
1.纖細白晳。
1.纖巧浮薄。
1.細草。
1.細長。
1.亦作"纎塵"。
2.微塵。
3.比喻微細污垢。
1.亦作"纎絺"。
2.細葛布;細葛布衣。
1.微小的洞罅。
1.細毛。
1.尖刀。纖,通"殲"。
1.江河兩岸纖夫挽船前進的小路。
1.小蛀蟲。比喻損害國家利益的人。
1.亦作"纖惰"。
2.細柔無力貌。
1.見"纖墮"。
1.輕微的罪惡。
1.猶小兒‖鄙視意。
1.比喻極其細微的事物。
1.用纖繩拉船或車前進的人。
以拉纖為業的人。
1.指舊時婦女的小腳。
1.細白絹。
1.亦作"纎歌"。
2.清細的歌聲。
1.比喻舊時女子纏過的小腳。
1.細小的釣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