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快樂,高興。
2.
形容詞
和美;和好。
3.
形容詞
〈方〉起勁;活躍。
4.
形容詞
喜愛。
5.
名詞
指所喜愛的人(多指情人)。
6.
名詞
(Huān)姓。
1.
亦作“孉”。亦作“懽”。
2.
情誼;歡心。
1.出自《左傳·昭公四年》從宋之盟,承君之歡,不畏大國,何故不來?
2.出自《與山巨源絕交書》吾新失母兄之歡,意常凄切。
3.出自《送李屯田守桂陽》詩永懷故人歡,不愿百金易。
3.
交好;融洽。
1.出自《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陽生素與乞歡。
2.出自《寡婦賦》樂安任子咸有韜世之量,與余少而歡焉。
3.出自《唐狄梁公碑》時長史司馬方眥睚不協,感公之義,歡如平生。
4.出自《歸潛志》﹝張彀﹞性友愛,弟玨才高,相與甚歡。
4.
相愛男女的互稱。
1.出自《樂府詩集·吳聲歌曲一·子夜歌之四》自從別歡來,奩器了不開。
2.出自《子夜四時歌》邀歡空佇立,望美頻回顧。
5.
酣暢;起勁。
1.出自《秋思贈遠》詩走馬臺邊人不見,拂云堆畔戰初歡。
2.出自如:越說越歡。
6.
古代吳地稱造帆為歡。
1.出自《齊東野語·舟人稱謂有據》余生長澤國,每聞舟子呼造帆曰歡……及觀唐樂府有詩云:“蒲帆猶未織,爭得一歡成?!笔侵窖运渍Z皆有所據。
7.
用壯語唱的山歌。
1.出自《中國歌謠》廣西象縣的僮人又有所謂“歡”,是用僮語所唱的山歌。
8.
謂使歡樂。
1.出自《延興門外作》詩馬足倦游客,鳥聲歡酒家。
2.出自《和沈石田落花》難將灰酒歡新愛,只有書囊報可憐。
9.
快樂,喜悅。
1.出自《書·洛誥》公功肅將祗歡。
2.出自《笙賦》樂聲發而盡室歡,悲音奏而列坐泣。
3.出自《朝花夕拾·父親的病》這一天似乎大家都有些不歡。
1.廣布。
1.水流廣闊洪大貌。
2.泛指廣大無際。
1.水廣闊涌動貌。
2.形容搖動之狀。
1.水無際貌。
1.猶豪飲。
1.古代傳說中的神名。
1.廣博深奧。
1.方言。騷擾。
1.虧損疲憊。
1.虧損疲困。
2.耗費損害。
1.謂造成損失﹐帶來禍害﹑貧困。
1.疲竭憔悴。
1.揮霍。
2.損耗。
1.方言。謂鋤去稻田之雜草。唐杜甫有《秋行官張望督促東渚耗稻向畢清晨遣女奴阿稽豎子阿段往問》詩。仇兆鰲題解引舊注"耗,減也。謂蒲稗之能為禾害者,盡減去之。"
1.猶言豐歉。田賦因年成豐歉而增減﹐故借指田賦。
1.耗費損害。
1.耗損疲困。
1.耗費;浪費。
消耗~時間丨~人力物力。
1.方言。老鼠。
1.水因耗損而干涸。
1.同"耄荒"。
2.空虛。
1.損耗減少。
2.謂疲憊﹐不足。
1.消減凈盡。
2.用完。
1.消耗匱乏。
1.猶耗羨。
1.昏亂。
1.亦作"耗耄"。
2.衰老昏聵。
1.見"耗眊"。
1.浪費。
1.舊時官府征收錢糧時以彌補損耗為名額外加征的部分。
1.消磨。
2.見"耗磨日"。
1.即耗磨日。
1.指農歷正月十六日。唐張說有《耗磨日飲二首》。
1.消耗廢棄。
1.猶耗竭。
1.騷擾。
1.損減散失;消散。
1.減少。
1.見"耗斁"。
消耗精力~費力。
1.減少喪失;損耗。
1.瘠薄的土地。
1.消耗傷亡。
1.消息;音信。
1.耽誤。
1.消息。
1.舊時官府征收錢糧時以彌補損耗為名﹐在正額之外加征的部分。
1.語本《漢書.董仲舒傳》"秦國用之﹐死者甚眾﹐刑者相望﹐秏矣哀哉!"顏師古注"秏﹐虛也。言用刑酷烈﹐誅殺甚眾﹐天下空虛也。秏音呼到反?;蛟哗o秏﹐不明也﹐言刑罰暗亂。音莫報反。"秏﹐同"耗"◇用以表示對政治﹑社會昏亂的悲憤。
1.損耗敗壞。
2.耗費﹐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