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杭州,地名,在浙江省。
2.
名詞
姓。
1.
渡。
1.出自《詩·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
2.
渡船。
1.出自《楚辭·九章·惜誦》昔余夢登天兮,魂中道而無杭。
2.出自《方言》揚州人呼渡津舫為杭;荊州人呼?。
3.
方言。忽然。參見“杭好杭歹”。
1.出自《醒世姻緣傳》那內官的性兒是拿不定的,杭好杭歹。
4.
浙江省杭州市的簡稱。
1.出自《讀史方輿紀要?浙江方輿紀要序》唐乾元初,置浙江西節度使,領升、潤……杭、湖十州。
2.出自如:蘇杭、杭嘉湖。
5.
姓。漢有杭徐。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五》杭氏,宋登科杭開,饒州人。
6.
指航行。
1.出自《進舟賦》懲往途而省究兮,吾庶以慎吾杭。
2.出自《圣武記》藤為水馬,腹大如囊……短橈冒鐵,可戰可杭。
7.
指用船只連接成的浮橋。
1.出自《水經注·漸江水》漸江,《山海經》謂之浙江也。浙江又北逕歙縣東,與一小溪合……溪廣二百步,上立杭以相通。
2.出自《西湖游覽志余·帝王都會一》所謂方舟,殆今浮橋是也。蓋神禹至此,溪壑縈回,造杭以渡。
盜竊自己所看管的財物。
1.國子監所刻的書。
1.謂監督軍務的主將。
1.負有監察之責的官吏『以后的司隸校尉和督察州縣的刺史﹑轉動使﹑按察使﹑布政使等通稱為監司。
2.監察。
1.宋計有功《唐詩紀事.溫庭筠》"令狐绹曾以舊事訪于庭筠,對曰'事出《南華》,非僻書也。或冀相公燮理之暇,時宜覽古。'绹益怒,奏庭筠有才無行,卒不登第。庭筠有詩曰'因知此恨人多積,悔讀《南華》第二篇。'"后以"悔讀《南華》"為慨嘆學識淵博而不為人所容的典故。
1.謂翻悔而改變主意。
1.猶悔過。
1.悔過服罪。
1.檢討過錯,表示悔改的文字。
1.悔恨。
1.猶憤怒。
1.謂撤去所加的災禍。
2.后悔造成禍害。
1.過錯;禍殃。
2.追悔前非。
1.懊喪。
1.后悔而畏懼。
1.因翻悔而改口。
1.翻悔抵賴。
1.悔恨其過嚴。
2.悔過自勉。
1.罪過。
1.亦作"悔恡"。亦作"悔"。
2.災禍。
3.悔恨。
4.謂追悔顧惜。
1.見"悔吝"。
1.懊悔憂悶。
1.猶憤恨。
1.謂不滿其年輕時未成熟的作品。
1.晦氣,倒霉。悔,通"晦"。
1.過失。
1.訂婚后一方毀棄婚約。
1.引以為憾的事。
1.見"悔嘆"。
1.猶悔恨。
1.禍害消除。
1.怨恨。
1.見"悔悟"。
1.悔過謝罪。
1.悔改之心。語本《左傳.成公十三年》"又不能成大勛,而為韓之師。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1.猶怨恨。語本《論語.為政》"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1.怨恨。
1.同"悔之無及"。
1.后悔已來不及了。
1.后悔已來不及。
1.見"悔心"。
1.見"悔吝"。
1.蠶的別名。
1.指粗布,土布。
1.用絺葛做的衣服。
2.借指邊遠地區少數民族或島居之人。
1.指蜜。
1.疾速貌。
1.草木。
1.粗陋的皮衣。多指敝裘。
1.用草扎成的狗,即芻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