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笑;譏笑。
2.
動詞
歡笑,喜悅。
3.
同“咳”。
1.
嗤笑;譏笑。
1.出自《楚辭·九章·惜誦》行不群以巔越兮,又眾兆之所咍。
2.出自《相和歌辭·梁甫吟》吳楚弄兵無劇孟,亞夫咍爾為徒勞。
3.出自《八聲甘州·西湖有感》詞看盡人情物態,冷眼只堪咍。
4.出自《抒哀賦》挾腐鼠以咍鸞兮,畢四周其焉薄。
2.
歡樂;歡笑。
1.出自《感春》詩前隨杜尹拜表回,笑言溢口何歡咍。
2.出自《晉書?束晰傳》束晰閑居,門人并侍。方下帷深譚,隱幾而咍。
3.出自《送夏進士序》相與語……論三千年史事,意見或合或否,輒咍然以歡。
3.
嘆詞。表示驚異、感嘆等。
1.出自《西廂記》咍!怎不肯回過臉兒來?
2.出自《金字經》曲賣了肩頭一擔柴,咍,酒錢懷內揣。
3.出自《聊齋志異·佟客》咍!返矣!一頂綠頭巾,或不能壓人死耳。
4.
助詞。元明戲曲中和聲用字,起加強樂曲節奏的作用。
1.出自《牡丹亭·冥判》猛見了蕩地驚天女俊才,咍也么咍,來俺里來。
又稱推輪”。首部裝有頂推設備和聯接裝置,供頂推駁船或駁船隊的機動船。為便于駕駛,駕駛臺設得較高,但為能安全通過橋梁等水工建筑物,有的可升降。有的在尾部還設有拖曳設備,兼作拖船。
辭讓;拒絕推辭邀請|今宵盡醉莫推辭|區區薄禮,請勿推辭。
1.見"推佽"。
1.亦作"推次"。
2.相推以次第。
1.推舉擁戴。
1.推究彈劾。
乒乓球運動技術名詞。推擊球的一種技術。擊球時,手臂向前推擊,同時手腕外旋,使拍形前傾,在球的上升期擊球的中上部,將球快速推擊過網。具有站位近,動作小和快速多變等特點。有擋球、快撥、加力推、減力推和推下旋等。
1.推托拖延;拖延。
1.見"推蕩"。
1.向前用力使物體倒下。
2.壓倒。
3.猶推翻。謂否定已有的說法﹑計劃﹑決定等。
1.尊重與己對等的人。
1.推托;推辭。
1.推測判定。
2.推舉決定。
1.猶言推三阻四。
1.向前用力使物體前進或搖動。
2.指使工作展開。
3.搖撼;動搖。
1.揣測;想象。
1.判斷。
1.擊刺。
1.猶推移。
1.宋代禁旅遷補制度名稱。
廣施仁愛、恩惠于他人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
漢武帝削弱諸侯王國勢力的措施『初諸侯王國勢力強大『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于公元前127年采納大臣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準許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給子弟,建立侯國。一個王國分出許多小侯國,直屬領地小了,就無力再與中央對抗了。
1.推耜翻土。古代帝王率領公卿春令郊祀后以示勸農的一種禮儀。
1.把豎立之物推倒。
2.謂打垮原來的政權或社會制度。
3.否定已有的說法﹑計劃﹑決定等。
1.謂齊頭并進。
1.怨恨。
2.避開怨恨,使無怨。
1.違反條約或契約的規定。
合同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時向對方支付的賠償金額。我國民法通則、經濟合同法均對違約金有專門規定。如規定當事人一方違反經濟合同時,應向對方支付違約金;如果由于違約已給對方造成的損失超過違約金的,還應進行賠償。
1.違反;背離。
1.違反規章。
1.指違背正統的王朝。
1.猶違拗。
1.違背意旨。
1.違背意愿。
1.違反制度。
1.謂本質邪惡。
1.違背拖拉。
1.失當。
2.違心。
1.失當。
1.違背多數。
2.與眾不同,違反常規。
1.拒絕。
1.內室的門簾。借指婦女。
1.舊指辦理有關科舉考試事務的差事。
1.科舉時代的試院。
1.宮室的門戶。借喻學術的門徑。
1.古代宮室﹑宗廟的旁側小門。
2.猶閨門。
1.科舉制度,自明以來,鄉試﹑會試后,主考挑選試卷中文字符合程式的,編刻成書,明稱"小録"。清稱"闈墨"。
1.宮中小門。
2.引申指宮廷或內室。
1.科考中式者的姓氏。
1.科舉考試時考場上寫的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