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價格高。
1.出自《左傳·昭公三年》國之諸市,履賤踴貴。
2.出自《漢書·食貨志下》錢益多而輕,物益少而貴。
3.出自《大麥行》只今米價貴如玉,并日舉家才食粥。
4.出自《苦辛》找房子不容易呢,而且非常貴。
2.
指價高的貨物。
1.出自《報孫會宗書》惲幸有余祿,方糴賤販貴,逐什一之利,此賈豎之事,污辱之處,惲親行之。
3.
貴重;重要。
1.出自《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2.出自《天馬賦》寶不自貴,以人而貴;物不自異,以人而異。
3.出自《莆田陳府君墓銘》維古之士不以位,世降俗偷位斯貴。
4.出自《墳·摩羅詩力說》夫如是,則精神界之戰士貴矣。
4.
崇尚;重視;以為寶貴。
1.出自《書·旅獒》不貴異物賤用物,民乃足。
2.出自《座右銘》無使名過實,守愚圣所臧;在涅貴不淄,曖曖內含光。
3.出自《辭免館伴札子》伏望圣慈矜察,於兩制中別選差才敏之人,館伴北使,貴無闕誤。
4.出自《薛文清公從政錄》法立貴乎必行,立而不行,徒為虛文,適足以啟下人之玩而已,故論事者當永終知弊。
5.出自《秀露集·讀〈蒲柳人家〉》寫作手法,并不求同,而貴有新的創造。
5.
尊重,敬重。
1.出自《韓非子·五蠹》富國以農,距敵恃卒,而貴文學之士。
2.出自《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向壽如楚,楚聞秦之貴向壽,而厚事向壽。
3.出自《送侯十一》詩時無魏公子,豈貴抱關人。
6.
地位顯要。
1.出自《論語·里仁》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2.出自《漢書·金日?傳》日?兩子貴,及孫則衰矣。
3.出自《劉昌祚加恩制》貴當益恭,老當益壯。
4.出自《記陳散樗》富莫樂於濟貧乏,貴莫樂於拔孤寒。
7.
使顯貴。
1.出自《慎子·內篇》此固國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貴之,敬之,譽之,然后國之良士亦將可得而治也。
2.出自《漢紀·宣帝紀一》初,霍光夫人顯有小女,欲貴,皇后當產疾,顯陰使醫淳子衍行毒藥。
3.出自《駙馬昌王世德碑》何以寵之,國姻世聯;何以貴之,王爵世延。
8.
地位顯要的人。
1.出自《管子·禁藏》故明王慎之,不為親戚故貴易其法。
2.出自《顏氏家訓·風操》齊朝有一兩士族文學之人,謂此貴曰:“今日天下大同,須為百代典式,豈得尚作關中舊意?明公定是陶朱公大兒耳!”
3.出自《潛書·卿牧》夫刑自貴始,自寵始,自近始,刑乃威,威則民畏。
9.
欲;想要。
1.出自《戰國策·東周策》謂周最曰:“魏王以國與先生,貴合于秦以伐齊。”
2.出自《與吳季重書》過屠門而大嚼,雖不得肉,貴且快意。
3.出自《青瑣高議后集·隋煬帝海山記下》帝乃泣下曰:“卿為我陳成敗之理,朕貴知也。”
10.
敬辭。
1.出自《敦煌變文集·孟姜女變文》勞貴遠道故相看,冒涉風霜捐氣力。
2.出自《致沙濱先生書》候少遐必勉效一章,或此別之序,或貴號之詩,二者必居一也。
11.
貴州省的簡稱。
1.出自《本草綱目·金石一·赤銅》赤銅出川、廣、云、貴諸處山中。
2.出自《步履艱難的中國》幾個常跑云貴的個體戶,過去來回皆住軟臥包廂,大不了多塞幾個錢給車長。
12.
姓。漢有廬江太守貴遷。見《通志·氏族五》引漢應劭《風俗通》。
1.亦作"定冊"。古時尊立天子,書其事于簡策,以告宗廟,因稱大臣等謀立天子為"定策"。
2.決定方略或策略。
3.既定的政策方略。
1.唐代自敬宗至宣宗,宦官操縱國家大權,可以廢立皇帝。樞密使宦官楊復恭給兄子守亮的信中,自稱是"定策國老",以策立皇帝的功臣自居,而稱昭宗李曄為"負心門生"。參閱《新唐書.楊復恭傳》。
穩定流。
1.出場表演。
2.猶壓場。謂演員技藝高超。
戲曲中角色第一次出場開頭所念的詩,通常是四句。
戲曲中角色第一次出場說的自我介紹的獨白。
1.固定的居處。
同‘訂單’。
1.猶言本來說,本來料想。
①選定或指定在某一處~供應ㄧ~跳傘。②選定或指定專門從事某項工作的涉外~飯店ㄧ該廠是生產冰箱的~廠。③規定時間的~航船ㄧ~作業。
計算機中采用的一種數的表示方法。參與運算的數的小數點位置固定不變。當表示一個數時,左邊第一位為符號位,0”表示正,1”表示負。小數點位置一般固定在符號位之后,即將數限制在-1和+1之間。這樣,參與運算的數必須乘上一個適當的比例因子,使其絕對值不大于1。
1.確定樂曲的調子。今多用以比喻在開會﹑開展某種活動﹑進行某項工作等之前,事先下結論,確定其基本方向。
1.定當;安定。
〈書〉相傳禹鑄九鼎,為古代傳國之寶,保存在王朝建都的地方◇來稱定都或建立王朝為定鼎。
1.唐代東都洛陽城南有三門,其正南名定鼎門。
把首都設在(某地)。
1.一定的頭緒。
2.猶定數。
3.固定的地方。
1.定案;作出判斷和決定。
對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決定等討論后再行~。
①規定數額~管理ㄧ~供應。②規定的數量提前完成生產~。
也稱定額稅率”。對每一課稅單位規定一個固定稅額的稅率制。適用于從量計征的稅收。如中國的資源稅對各稅目(如原油、煤炭、鹽等)均規定按噸(或立方米)征收一個固定稅額;又如車船使用牌照稅規定按噸或按輛征收一個固定稅額。
1.制定法令﹑法規﹑辦法等。
2.規定,成法。
1.確定名分。
2.固定的名分。
3.宿命論謂人事均由命運前定,人力難以改變,稱為"定分"。
1.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名。以五代歐陽炯所作為正格。雙調六十二字,平韻仄韻互用。又名《定風流》﹑《定風波令》﹑《醉瓊枝》。
2.曲牌名。用于諸宮調及南曲。
1.詞牌名。詳"定風波"。
1.詞牌名。詳"定風波"。
1.裝在桅桿上測定風向的旗子。
1.確定封地,爵位。
①修改并確定稿子全書由主編~。②修改后確定下來的稿子年內可把~交出版社。
1.見"定稿"。
①電影、電視片的活動畫面突然停止在某一個畫面上,叫做定格。②固定不變的格式;一定的規格寫小說并無~。
舊時晚上八點鐘左右,打鼓報告初更開始。
1.建立功業。
同‘訂購’。
1.指物品的定價。
1.古劍名。
1.即佛面竹。
1.停當;完畢。
2.一定;必定。
①一定的規矩;成規月底盤點,已成~。②〈方〉一定(專指主觀意志)叫他不要去,他~要去。
1.一定的法則。
1.安定國家。
鴉片戰爭中定海戰役犧牲的三位愛國將領。1841年9月英軍進攻浙江定海,定海鎮總兵葛云飛、處州鎮總兵鄭國鴻、壽春鎮總兵王錫朋率部血戰,先后陣亡。史稱定海三總兵。
1.打擾;麻煩;攪擾。常用于表示歉意的口氣。
同‘訂戶 ’。
位置固定的滑輪,使用時輪子轉動而整個滑輪不發生位移。使用這種滑輪能夠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也不能縮短路程。
1.入定坐化。
1.定學與慧學的并稱。定,禪定;慧,智慧。
1.見"定稿"。
1.天將黑的時候。
2.見"定婚"。
1.見"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