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瑞玉。
2.
名詞
(Guī)名姓。
3.
名詞
借指爵位,官位。古代封爵授土時賜珪以為憑證,故稱。
1.
“圭”的古字。瑞玉。常作祭祀、朝聘之用。
1.出自《書·金縢》植璧秉珪,乃告大王、王季、文王。
2.出自《荀子·大略》聘人以珪,問士以璧。
3.出自《雪賦》既因方而為珪,亦遇圓而成璧。
4.出自《黃山銘》珪升璧瘞,赧岱慚衡。
2.
古代封爵授土時,賜珪以為信,后因以代指官位。參見“珪爵”。
1.出自《左傳·哀公十四年》司馬牛致其邑與珪焉,而適齊。
2.出自《史記·晉世家》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
3.出自《文選·謝靈運〈述祖德〉》詩弦高犒晉師,仲連卻秦軍。臨組乍不紲,對珪寧肯分。
1.有婚姻關系的親戚﹑朋友。
1.有婚姻關系的家族。
1.昏暗困頓。
1.糊涂不清。
1.迷惘昏亂。
1.惑亂褻瀆。
1.迷糊不清。
1.亦作"惽惽"。
2.精神昏暗;神志不清。
3.指晦昧不明。
4.專一;專心致志。
1.亦作"惽惽罔罔"。
2.猶言昏昏沉沉。昏亂無知的樣子。
1.糊涂困惑。
1.昏亂沮喪。
1.糊涂;不明事理;迷糊不清。
1.亦作"惽亂"。
2.昏亂。
3.紛亂。
1.頭腦糊涂,眼睛昏花。形容年老體衰。
1.老朽昏庸。
1.昏暗而不明事理。
1.見"惛懵"。
1.亦作"惛瞢"。
2.迷糊不清。
1.昏迷。
1.糊涂荒謬。
1.神智不清貌。
1.昏暗閉塞。
1.昏亂的流俗。
1.亦作"惽恌"。
2.嘩亂,爭吵。
1.頭昏眼花。
1.亦作"惽憂"。
2.憂悶。《晏子春秋.問上七》"吳越受令,荊楚惽憂,莫不賓服。"張純一校注引王念孫曰"惽者,悶之借字也。"
1.昏庸愚昧。
1.昏亂。
1.守門的奴仆。
1.山名。在蒙古大漠以北『驃騎將軍霍去病破匈奴,封于狼居胥山,禪姑衍,臨瀚海而還。
1.亦作"姑瑤"。
2.山名。
1.見"姑媱"。
1.傳說中的水名。相傳周穆王妃盛姬病死,葬于樂池之南,靈車至重璧之臺,天子乃決姑繇之水以環繞喪車,名曰囧車。事見《穆天子傳》卷六◇用為悼念貴妃的典實。
2.大木名。
岳家稱女婿。
父親的姑夫。也叫姑爺(gūyé)。
1.山名。即姑蘇山。
2.海名。
1.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名。西南夷之一。
1.同"姑嫜"。
1.丈夫的母親與父親。
1.丈夫的父母。
1.姑嫜。
尼姑。
1.父之姐。
1.父親的姐妹,姑母。
2.指姑表姊妹。
1.姑息放縱。
舊時兒子死了父親稱孤子,死了母親稱哀子,父母都死了稱孤哀子(多用于訃聞)。
孤僻高傲~不群。
1.挺立突出貌。
2.形容超群出眾,獨樹一幟。
1.無人理解的志向。
1.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