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周沒有墻壁的大屋。
1.出自《說文·廣部》廣,殿之大屋也。
2.出自《水居記》漆湖之干有洲焉,可二十步,三分贏一以為廣。
2.
大。在體積、面積等方面超過一般。
1.出自《詩·小雅·六月》四牡修廣,其大有颙。
2.出自《齊竟陵文宣王行狀》良田廣宅,符仲長之言;邙山、洛水,協應叟之志。
3.出自《河中晚霽》詩湖廣舟自輕,江天欲澄霽。
3.
大。指規模、范圍、程度等超過一般。
1.出自《書·周官》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2.出自《荀子·君道》耳目之明如是其狹也,人主之守司如是其廣也,其中不可以不知也,若是其危也。
4.
遠。指距離長。
1.出自《方言》廣,遠也。
2.出自《偶作》詩道險不在廣,十步能摧輪。
5.
遠。指志向等遠大。
1.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公子廣而儉。
2.出自《后漢書·孔融傳》融負其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疎意廣,迄無成功。
6.
擴大。
1.出自《易·系辭上》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
2.出自《后漢書·朱景王杜等傳論》至公均被,必廣招賢之路。
3.出自《唐才子傳·盧鴻》鴻到山中,廣精舍,從學者五百人。
4.出自《鏡花緣》請大賢略述一二,以廣見聞。
7.
推衍;補充。
1.出自《報任少卿書》欲以廣主上之意,塞睚眥之辭。
2.出自《鶯鶯傳》﹝張生﹞因贈書於崔,以廣其意。
3.出自《答萬充宗質疑書》聊述所聞,以廣來意。
8.
多。
1.出自《論淮西事宜狀》兵多而戰不速,則所費必廣。
2.出自《猛回頭》將又廣,兵又精強。
9.
謂增多。
1.出自《搜神記》公有陰德,今天錫君策,以廣公之子孫。
10.
寬闊。
1.出自《詩·周南·漢廣》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2.出自《贈白馬王彪》詩伊洛廣且深,欲濟川無梁。
11.
指寬度。
1.出自《戶部侍郎周公神道碑》又即日河水廣二百余步,六塔渠廣四十余步。
2.出自《墨子?備城門》沈機長二丈,廣八尺。
12.
寬宏。
1.出自《詩·魯頌·泮水》濟濟多士,克廣德心。
2.出自《漢紀·高祖紀三》上始得天下,以私怒求一人,何示不廣也!
3.出自《〈濂亭集〉序》由歐公之言觀之,疑若示天下以不廣;然而后世知言君子,卒不能易其說也。
13.
寬緩。
1.出自《禮記·樂記》廣則容奸,狹則思欲。
14.
寬慰。
1.出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自以為壽不得長,傷悼之,乃為賦以自廣。
2.出自《舞賦》於是躡節鼓陳,舒意自廣。
3.出自《晉書·夏侯湛傳》累年不調,乃作《抵疑》以自廣。
15.
普遍;廣泛。
1.出自《淮南子·泰族訓》夫徹於一事,察於一辭,審於一技,可以曲說,而未可廣應也。
2.出自《俞兒舞歌》仁恩廣覆,猛節橫逝。
3.出自《圣主得賢臣頌》無有游觀廣覽之知,顧有至愚極陋之累。
4.出自《明史·朱升傳》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16.
地名。古廣州的省稱。
1.出自《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雜彩三百匹,交廣市鮭珍。
2.出自《嶺表錄異》挲摩筍,桂廣皆殖。
17.
亦作廣東、廣州的省稱。如廣貨;廣交會。稱兩廣時則為廣東、廣西的略稱。
1.出自《清文獻通考·兵考十一》順治十年,設兩廣總督,駐廣州府。
18.
姓。宋有廣漢。
1.出自《通志?氏族略四》廣氏,《風俗通》云,廣成子之后也。
1.纖細白晳。
1.纖巧浮薄。
1.細草。
1.細長。
1.亦作"纎塵"。
2.微塵。
3.比喻微細污垢。
1.亦作"纎絺"。
2.細葛布;細葛布衣。
1.微小的洞罅。
1.細毛。
1.尖刀。纖,通"殲"。
1.江河兩岸纖夫挽船前進的小路。
1.小蛀蟲。比喻損害國家利益的人。
1.亦作"纖惰"。
2.細柔無力貌。
1.見"纖墮"。
1.輕微的罪惡。
1.猶小兒‖鄙視意。
1.比喻極其細微的事物。
1.用纖繩拉船或車前進的人。
以拉纖為業的人。
1.指舊時婦女的小腳。
1.細白絹。
1.亦作"纎歌"。
2.清細的歌聲。
1.比喻舊時女子纏過的小腳。
1.細小的釣鉤。
1.猶微塵。
1.喻指美女細白如玉之手。
1.纖巧怪異。
1.細微過失。
1.見"纖毫無爽"。
1.形容軍紀嚴明,絲毫不加侵犯。
1.亦作"纖芥無爽"。亦作"纖毫不爽"。
2.謂極其細微的差失也沒有。
1.亦作"纎豪"。
2.見"纖毫"。
1.細管。
1.巨細,大小。
1.細巧華麗。
2.指纖巧華美之物。
1.指月光。
1.儉省。
1.纖細而強勁。
1.纖細姣美。
1.系在箭上的細生絲繩,射鳥用。
1.亦作"纖芥"。亦作"纎芥"。
2.細微。
3.指細小的嫌隙。
1.亦作"纎芥"。
2.見"纖介"。
1.見"纖毫無爽"。
1.細絲。亦指細絲結成的網。
1.猶巨細。謂大小事情。
1.瑣碎苛刻。
1.纖巧雕琢。
1.纖細的枯枝。
1.細絲綿。
1.亦作"纎離"。
2.古駿馬名。
1.古駿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