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車輪的中心部位,周圍與車輻的一端相接,中有圓孔,用以插軸。
1.出自《詩·秦風·小戎》文茵暢轂,駕我騏馵。
2.出自《淮南子·說林訓》轂立三十輻,各盡其力,不得相害。使一輻獨入,眾輻皆棄,豈能致千里哉!
3.出自《天工開物·車》其大車中轂(俗名車腦),長一尺五寸,所謂外受輻、中貫軸者。輻計三十片,其內插轂,其外接輔。
2.
車輪的代稱。
1.出自《楚辭·九歌·國殤》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2.出自《秋日在梧桐》詩秋日在梧桐,轉陰如急轂。
3.出自《倪煥之》佇盼之情,與君俱深。惟念時節遷流,疾于轉轂。
3.
借指車。
1.出自《楚辭·遠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選署眾神以并轂。
2.出自《漢書·食貨志下》而富商賈或滯財役貧,轉轂百數,廢居居邑,封君皆氐首仰給焉。
3.出自《吳都賦》水浮陸行,方舟結駟,唱棹轉轂,昧旦永日。
4.出自《天長朱君墓志銘》勢不云泰,志則非屯。彼轂之丹,豈易吾仁。
4.
喻聚束。
1.出自《史記·貨殖列傳》然四塞,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唯褒斜綰轂其口,以所多易所鮮。
5.
通“穀”。參見“轂陽”。
1.出自《列子·天瑞》鷂之為鹯,鹯之為布轂,布轂久復為鷂也。
6.
通“構”。參見“轂兵”。猶構兵。交戰。
1.出自《說苑·奉使》秦楚轂兵。秦王使人使楚。
7.
用同“軲”。參見“轂轆”。車輪子。
1.出自《貽費道人》詩碧玉蜉蝣迎客酒,黃金轂轆釣魚車。
1.賜予生肉。
1.謂天子據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績而賜予姓氏。
2.多指以國姓賜與功臣,以示褒寵。
1.請皇帝準予辭官退休。
1.允許的敬辭。
1.謂給死者家屬以撫恤。
2.專指官吏死后,根據其生前的功勞大小,追贈官爵,褒封謚號,并給其家屬撫恤金。
1.天子賜給臣下勛爵。
1.亦作"賜燕"。亦作"賜燕"。
2.君命臣下共宴。
1.見"賜宴"。
1.秦漢之法,三人以上不得聚飲,朝廷有慶典之事,特許臣民聚會歡飲,此謂"賜醫"◇世王朝遂為一種宴飲慶祝活動。
1.賜予。
1.被帝王懷疑,見疑。
1.天子或諸侯賜給的食邑。
1.見"賜蔭"。
1.賜予隱居之地。
1.賜給墳地。亦指賜給的墳地。
1.古代諸侯行聘禮時的禮節。主國國君派卿到賓館向別國使者送去活牲等,稱為"賜饔"。
1.賞賜和耗用。
1.指常賜以外的特殊恩賜。
2.賞賜;賜給。
3.指所賜予的東西。
1.唐代帝王給五品以上官員授予魚符。以為信物。五代﹑宋亦有賜魚之制。
1.賞賜;賜給。
1.見"賜環"。
1.指給未成諸侯國的子﹑男賜以土地。
1.國君給臣下書函。
2.對別人來信的敬詞。
1.賜予恩澤。
1.古代帝王對有功年老的大臣賜予手杖,以為榮寵。又對高年賜予王杖,為養老之禮。始行于漢,后世不廢。
2.皇帝或尊長對臣下施以杖刑。
1.賜予毒酒令自殺。
1.給予賑濟。
1.見"賜鴆"。
1.謂由政府償還價值相當的錢。
1.對人前來棕的敬辭。
1.皇帝給以題篆字。
1.謂御賜的食物。
1.唐宋時三品以上官公服為紫色,五品以上官為緋色,官位不及而有大功,或為皇帝所寵愛者,特加賜紫或賜緋,以示尊寵。
1.葡萄的別名。
1.謂蠲免賦稅。
1.猶賜氏。
1.謂天子于祭祀宗廟﹑社郊后,把祭肉分給群臣。語本《左傳.僖公九年》"王使宰孔賜齊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賜伯舅胙。'"
1.即蟕衟。一種大龜。也稱茲夷。
1.隨從的鞍馬。
1.見"從班列"。
1.列于朝班。朝臣上朝,各依班次就位,所謂鹓行有序。借指朝臣。
1.侍婢。
1.猶從駕。
1.就便。
1.母親的堂房兄弟之子或伯叔母的姊妹之子而年輕于己者。
1.從表兄弟之子。
1.歸順的軍隊。
2.親隨的兵卒。
1.父親的堂兄。
1.見"從約長"。
1.猶言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