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虼蚤”?!纯凇导刺椤?/p>
2.
見“虼螂”。蜣螂。
1.
見“虼蚤”。跳蚤。
1.出自《盆兒鬼》這羊皮襖上不知是虱子也是虼蚤。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到了我佛慧眼里頭,無論是人,是雞,是狗,是龜,是魚,是蛇蟲鼠蟻,是虱子虼蚤,總是一律平等。
3.出自《山洪》被窩里掐死個虼蚤都瞞不的人家!
4.出自《西游記》他會變蒼蠅、蚊子、虼??。
5.出自《水仙子帶折桂令·嘲妓者楊虼??》曲比蟣子身軀大,比虱子模樣小,因此上小名兒叫做虼??。
2.
見“虼蜋”。即蜣螂。一種食動物尸體或屎糞的黑甲蟲。
1.出自《救風塵》那廝雖穿著幾件虼蜋皮,人倫事曉得甚的?
1.參加坐席,入坐。
1.域中。
1.境外;國外。
2.喻寬泛。
1.形容淺狹無知。
1.墳墓的界址;墓地。
1.寰宇間;國中。
1.想停止而不可能。
1.佛教語。佛家謂財﹑色﹑食﹑名﹑睡五欲污身如塵埃﹐故稱。
1.佛教謂財﹑色﹑食﹑名﹑睡五欲惱人﹐如針刺膚﹐故稱"欲刺"。
1.想要﹐打算。
1.貪得。
2.想要;愿意得到。
3.須要。
1.猶欲蓋彌彰。
語出《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懲不義也?!焙笠蛑赶胍谏w過失或壞事的真相,結果卻暴露得更加明顯。
1.情欲之根。
佛教比喻塵世間貪欲、情欲如深廣之海,使人沉溺度群迷于欲海,引含識于涅b126!
1.欲望;希望。
1.像溝壑一樣深的欲望。極言欲望之大。
1.貪欲像深溝一樣很難填平。形容貪心太重﹐難以滿足。
佛教比喻塵世間的欲念熾盛如火,多用指淫欲。
1.《左傳.僖公十年》載晉獻公死后﹐晉大夫里克先后殺公子奚齊﹑公子卓及大夫荀息﹐新君晉惠公即位后殺里克。將殺里克時﹐惠公派使臣對他說"微子則不及此。雖然﹐子弒二君與一大夫﹐為子君者不亦難乎?"對曰"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其無辭乎?臣聞命矣。"伏劍而死◇用"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謂欲加害于人﹐即使無過錯﹐也可以羅織罪名作為理由。
1.欲念與私利。
2.貪得利益。
1.猶欲望。
1.欲望。
1.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開他。比喻為了更好地控制而故意放松一步。
1.情欲。
1.欲望;要求。
1.想要別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壞事)。
1.男女情欲之事。
1.好像。
1.希望﹐盼望。
2.想得到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
劇本。美國威廉斯作于1947年。勃朗琪自丈夫死后無依無靠,過了一段墮落的生活◇投靠姐姐思苔拉,與姐夫斯坦利的朋友米奇戀愛,后米奇得知她過去的生活拋棄了她。勃朗琪受到嚴重打擊,姐夫趁機奸污了她,她由此精神失常。斯坦利向妻子坦白了此事,于是思苔拉抱著剛出生的女兒離家出走。
1.貪心。
1.猶言欲益反損。
1.想把事情做好﹐結果反而弄壞。
1.見"欲障"。
1.亦作"欲鄣"。
2.色欲,嗜欲。以其為修行的障礙,故云。
1.下令查核。
1.謂官府行文告誡。飭﹐通"敕"。
1.舊指上級給下級的手令或告戒的文書。
1.教導。
1.官名。掌侍從贊諭﹐職比常侍﹐始置于唐﹐至清廢。
1.曉諭﹔告戒。
2.文體名。上級給下級的通告或命令。
1.猶諭教。
1.謂天子下旨祭臣下。
1.文體名。天子遣使下祭的文辭。
1.曉諭教誨。
1.開導勸解。
1.命令。
1.教導童蒙。唐馮伉有《諭蒙》十四篇。
1.舊指官府對下屬有所分付或勾取的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