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口腔的上壁。前部由骨和肌肉構成,叫硬腭,后部由結締組織和肌肉構成,叫軟腭。
1.
分隔口腔與鼻腔的組織。分兩部分:前部為骨與肌肉構成,較堅硬,稱硬腭;后部為結締組織與肌肉構成,較柔軟,稱軟腭。
1.出自《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雷公擘山海水翻,齒牙嚼嚙舌腭反。
2.出自《聊齋志異·狼三則》仰首審視,見口中含肉,肉鉤刺狼腭,如魚吞餌。
1.阿諛和詭詐。
1.猶諂嫉。
1.亦作"讇惑"。
2.諂諛并惑亂。
1.諂諛和嫉妒。
1.媚神的祭祀。
1.向所交獻媚。
1.阿諛逢迎﹐以逐名利。
1.謂阿諛奉承。
1.謂滿足口腹之需。
1.奉承欺誑。
1.迎合人的假意的同情淚﹔討好他人的眼淚。
1.阿諛欺詐。
1.諂諛和傲慢。
1.諂諛﹑嫉妒。冒﹐通"媢"。
1.阿諛之貌。
巴結討好諂媚權要。
1.謂滿足視覺的需要。
1.亦作"讇佞"。
2.花言巧語﹐阿諛逢迎。亦指花言巧語阿諛逢迎的人。
1.亦作"讇巧"。
2.逢迎巧詐。
1.亦作"讇曲"。
2.曲意逢迎。
1.猶諂曲。
1.逢迎拍馬的人。
1.諂媚的表情。
1.諂諛邪曲。
1.逢迎侍奉。
1.逢迎順服。
1.亦作"讇順"。
2.逢迎阿順。
1.諂媚﹑譖毀。
1.即孱頭。懦弱不中用的人。
1.阿諛奉承﹐荒唐虛妄。
1.諂媚詐偽。
1.逢迎親狎。
1.謂強笑以求媚。
1.討好地強裝笑臉﹐縮斂肩膀。形容阿諛逢迎的丑態。
1.諂媚邪惡。
1.謂滿足欲望。
1.諂媚阿順。
1.諂媚地強作笑顏。
1.猶言曲意逢迎。
1.阿諛誘惑。
1.亦作"讇語"。
2.奉承話。
1.逢迎吹噓。
1.諂佞﹑浮躁。
2.指諂佞﹑浮躁的人。
1.逢迎﹑詐偽。
1.逢迎拍馬的人。
1.諂媚趨走。
1.方言。指鍋鏟。
1.反而。
2.怎的。
1.指舊社會有權勢的人巧取豪奪田產土地。
1.鏟除﹔革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