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虰”。
2.
評議;評定。
1.出自《論衡·案書》兩刃相割,利鈍乃知;二論相訂,是非乃見。
2.出自《與喻貢元書》惟足下它日考其書而訂其道,方知仆昨者鄙詩所謂“大道不可私”與夫“孔釋俱援世”之句,果非自欺而又以欺天下也。
3.出自《淳安縣政事序》壬戌入覲歸,緣道詠思,恍如有得,歸取故籍,參考博訪,以訂所思。
3.
均衡。
1.出自《周禮·夏官·司弓矢》恒矢、庳矢
4.
比較;比擬。
1.出自《和政公主神道碑》德言容功之四美,服女師母儀之訓,訂之綿古,孰與我京?
2.出自《進〈耤田頌〉表》自昔車牛馬耦,僅出偏方,鉤盾弄田,罔稽正典,訂茲之盛,曷擬于倫。
3.出自《柳如是初訪半野堂小像》詩唱酬詩訂《東山集》,花月緣留西子湖。
5.
正;改正。參見“訂正”。
1.出自《絡冰絲》呀!你看古人詩,都是些澀啞韻,拗折些兒。問他吟得慣、吟不慣,待我改訂咱。
2.出自《〈詩學纂聞〉自序》閑與朋徒尊酒論文,凡以明體裁之辨,訂沿襲之訛,而無取乎一句一字之稱美。
3.出自《書信集·致楊霽云》《引玉集》后記有一頁倒印了,相隔太遠,無法重訂,真是可惜。
6.
定;約定。
1.出自《文心雕龍·知音》洪鐘萬鈞,夔曠所定;良書盈篋,妙鑒逎訂。
2.出自《桃花人面》是不曾攜素手同來月下盟,又不曾偎雙鬟同向風前訂。
3.出自《題高價人坐石小像》詩遙訂西華游,鐵索挽飛磴。
4.出自《五月的礦山》人是不能夠訂價錢的啦!
7.
訂立;制訂。
1.出自《漁火》大官兒又跟日本訂了條約。
2.出自《秀露集·〈善暗室紀年〉序》再向后退一步,就想訂個年譜什么的。
8.
釘?。谎b釘。
1.出自《筑塘謠》木截訂梅花,石琢排魚鱗。
2.出自《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他所改正的講義,我曾經訂成三厚本,收藏著的,將作為永久的紀念。
9.
當,適逢。
1.出自《與糾察宗正待制啟》訂茲寵遇,曷究遠圖,仰冀節宣,以副瞻誦。
10.
南朝齊梁間稱征賦為“訂”。
1.出自《梁書·鄱陽王恢傳》成都去新城五百里,陸路往來,悉訂私馬,百姓患焉,累政不能改。
2.出自《陳書·宣帝紀》詔淮北義人率戶口歸國者……賦給田宅,喚訂一無所預。
3.出自《資治通鑒·齊東昏侯永元二年》又訂出雉頭、鶴氅、白鷺缞。
11.
效法。
1.出自《新唐書·黎干傳》夏以禹,漢以高帝,我以神堯為始祖,訂夏法漢。
1.見"相縣"。
1.互開玩笑。多指男女間互相戲謔狎玩。
1.相繼;接連不斷。
2.尋訪;找尋。
1.謂爭先動手。
1.互相謙讓。
1.相近似;相當。
1.猶相迎。
1.遞相沿襲。
1.相抵。
1.察看;檢驗。
1.相互欺騙。
1.央求。
1.亦作"相佯"。亦作"相徉"。
2.徘徊;盤桓。
1.見"相羊"。
1.見"相羊"。
1.古神話中人名。傳說為共工之臣。亦稱"相柳"。
1.邀請。要,通"邀"。
1.宰相的俗稱。
1.宰相的功業。亦喻巨大的功績。
1.統一;彼此一致。
1.互相依靠。
互相依靠著生活下去祖孫二人相依為命。
1.拱手行禮。
2.交手于胸前為禮。
1.贊禮;司儀。
2.容貌儀態。
1.互相欺騙。
1.互相猜疑。
1.相思;想念。
1.見"相異"。
1.相推崇。挹,通"揖"。
1.互助。
1.相襲;相承。
2.相關;相互依托。
3.價錢便宜。
1.互相承襲,互相促進。
1.相投合,相一致。
1.古時觀測印章篆文以占卜吉兇的方法。
①互相呼應、適應同聲相應|首尾相應|正文作了改動,目錄也要相應調整。②符合一言不相應,文吏以法繩之|出秘書百篇以校之,皆不相應。
1.猶相擾。
1.互相包含。
1.方言。便宜。
1.互相映襯。
互相襯托而顯出情趣桃紅柳綠,相映成趣。
1.相互為用。
1.互相調笑戲謔。
1.《詩.大雅.韓奕》"為韓姞相攸,莫如韓樂。"朱熹集傳"相攸,擇可嫁之所也。"后因以稱擇婿。
2.察看﹑選擇善地。
1.互相指責。
2.相戀。
1.相同。
1.宰相的謀略。
1.彼此友好;結交。
1.互相保護。
1.相厚;相親近。
1.交歡,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