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平靜;穩(wěn)固。
2.
形容詞
不可變更的,規(guī)定的,不動的。
3.
動詞
決定;使確定。
4.
動詞
固定;使固定。
5.
形容詞
規(guī)定的。
6.
動詞
預(yù)先約定。
7.
副詞
〈書〉一定;必定。
8.
名詞
(Dìng)姓。
1.
安定;平定。
1.出自《易·家人》正家而天下定矣。
2.出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四十八年十月,秦復(fù)定上黨郡。
3.出自《石闕銘》指麾而四海隆平,下車而天下大定。
4.出自《許國公神道碑銘》比六七歲,汴軍連亂不定。
5.出自晉劇《打金枝》你的父功高在社稷,安祿山造反他解圍,救了河?xùn)|定河北,身經(jīng)大戰(zhàn)幾百起;除了思明和慶緒,掃平大亂定華夷。
2.
完成;奠定。
1.出自《詩·周頌·武》勝殷遏劉,耆定爾功。
2.出自《淮南子·天文訓(xùn)》天先成而地后定。
3.出自《五等論》使萬國相維,以成盤石之固;宗庶雜居,而定維城之業(yè)。
4.出自《水滸傳》自古道:“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p>
3.
穩(wěn)定;固定。
1.出自《論語·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p>
2.出自《甘州遍》詞沙飛聚散無定,往往路人迷。
3.出自《琵琶記·伯喈牛小姐賞月》月有圓缺和陰晴,人世有離合悲歡,從來不定。
4.出自《荀子?王制》夫是之謂定論,是王者之論也。
4.
停,止息。
1.出自《詩·小雅·采薇》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2.出自《王公神道碑銘》時疫旱甚,人死亡且盡,公至,多方救活,天遂雨,疫定。
3.出自《滿江紅·贛州席上呈陳季陵太守》詞滿目蒼茫,風(fēng)才定、片帆無力。
4.出自《西游補》老翁走到后堂,取出兩碗蘭花玉茗茶;行者接在手中,吃了幾口,方才渴定。
5.出自《西京客舍贈玉兒》詩鐘定月沉人不語,兩行清淚落琵琶。
5.
確定;規(guī)定。
1.出自《書·大禹謨》朕志先定,詢謀僉同,鬼神其依,龜筮協(xié)從。
2.出自《史記·太史公自序》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為章程,叔孫通定禮義。
3.出自《送李翱》詩行行何時到,誰能定歸期。
4.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事已如此,哭也無益,總要早點定個主意才好。
5.出自《日出》好,就這么說定了,在銀行那筆款子我就替你調(diào)派了。
6.
約定;預(yù)定。
1.出自《穀梁傳·宣公七年》春,衛(wèi)侯使孫良夫來盟。來盟,前定也。
2.出自《甘澤謠·紅線》請先定一走馬兼具寒暄書,其他即俟某卻回也。
3.出自《儒林外史》總寓內(nèi)都掛著一班一班的戲子牌,凡要定戲,先幾日要在牌上寫一個日子。
4.出自《兒女英雄傳》安老爺把何玉鳳姑娘托付了舅太太之后才得勻出精神料理手下的事,便忙著商量分撥家人清船價,定車輛,歸箱籠,發(fā)行李。
5.出自《寒夜》我有個朋友已經(jīng)定了飛機票就要搬家到蘭州去羅。
7.
訂正;修改。
1.出自《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2.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老子·道經(jīng)》曲則全,枉則定;洼則盈,敝則新。
8.
必定;一定。
1.出自《史記·高祖本紀(jì)》聞陳王定死,因立楚后懷王孫心為楚王。
2.出自《送張十二參軍赴蜀州因呈楊五侍御》詩皇華吾善處,於汝定無嫌。
3.出自《水滸傳》你若回去時,定吃官司。
4.出自《清江引》曲雁兒不來魚定有。
9.
古代子女夜晚為父母整理床鋪,服侍其安睡,謂之“定”。
1.出自《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2.出自《送洗然弟進士舉》詩昏定須溫席,寒多未授衣。
3.出自《云笈七簽》父子戀戀,兄弟凄凄,昏定晨省,出辭入面。
4.出自《琵琶記·伯喈夫妻分別》昏須定,晨須省,親在游怎遠(yuǎn)?
5.出自《天雨花》不能昏定而晨省,問安視膳奉萱親。
10.
聘訂。
1.出自《贈呂三校書》詩共占花園爭趙辟,競添錢貫定秋娘。
2.出自《漢代》詩王氏憐諸謝,周郎定小喬。
3.出自《水滸傳》那老人道:“這個正是祝朝奉第三子,喚做祝彪,定著西村扈家莊一丈青為妻?!?/p>
4.出自《彷徨·離婚》他就是著了那濫婊子的迷,要趕我出去。我是三茶六禮定來的,花轎抬來的呵!那么容易嗎?
11.
指訂婚的禮物。
1.出自《夢粱錄·嫁聚》自送定之后,全憑媒氏往來,朔望傳語。
2.出自《西廂記諸宮調(diào)》雖然昨夜見許,未足取信,先生赴約,可以獻物為定,比及鶯鶯終制以來,庶無反覆。
3.出自《醒世恒言·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兩下說成了,下了定禮,都無別事。范二郎閑時不著家,從下了定,便不出門,與哥哥照管店里。
4.出自《兒女英雄傳》安太太帶笑帶答應(yīng)著,又問公子道:“你們路上匆匆的自然也不曾放個定?人家孩子可怪委屈的,我今日補著下個定禮罷?!?/p>
5.出自《北京人》我這個人最爽快不過,半夜里我就把從前帶到曾家的首飾翻了翻,也巧,一翻就把我那副最好的珠子翻出來,這就算是我替文清給愫妹下的定。
12.
梵語的意譯,三學(xué)或六度之一。謂心專注于一境而不散亂。
1.出自《定僧》詩野僧偶向花前定,滿樹狂風(fēng)滿樹花。
2.出自《西廂記諸宮調(diào)》月華鋪地,愈增詩客之吟;花氣薰人,欲破禪僧之定。
3.出自《唐才子傳·皎然上人》〔皎然上人〕往時住西林寺,定余多暇,因撰序作詩體式,兼評古今人詩,為《晝公詩式》五卷。
13.
指宋代定窯或定窯所產(chǎn)瓷器。參見“定窯”、“定甆”、“定器”。
1.出自《新增格古要論·古窯器論·古定窯》宋宣和、政和間窯最好,但難得成隊者。有紫定,色紫。有墨定,黑如漆。
2.出自《筠軒清??錄·論窯器》論窯器,必曰柴、汝、官、哥、定。
14.
古代謚號用字。
1.出自《逸周書·謚法》大慮靜民曰定,安民大慮曰定,安民法古曰定,純行不二曰定。
2.出自《春秋·襄公四年》八月辛亥,葬我小君定姒。
15.
副詞。究竟;到底。
1.出自《世說新語·言語》鄧艾口吃,語稱“艾艾”。晉文王戲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幾艾?”
2.出自《梁書·徐勉傳》古往今來,豪富繼踵,高門甲第,連闥洞房,宛其死矣,定是誰室?
3.出自《摸魚兒》詞愿金印重來,洪都開府,定復(fù)幾時到?
4.出自《第五弟豐獨在江左》詩聞汝依山寺,杭州定越州?
16.
連詞。表示選擇。
1.出自《第五弟豐獨在江左》詩聞汝依山寺,杭州定越州?
2.出自《不離西閣》詩不知西閣意,肯別定留人?
17.
助詞。猶了。
1.出自《長門》詩長門閉定不求生,燒卻頭花卸卻箏。
2.出自《水龍吟》詞把東籬掩定,北窗開了,悠然酌,頹然睡。
3.出自《竹塢聽琴》我親筆立定紙文書,分付與你這莊田和那地土。我看你為主不為奴。
18.
通“第”。
1.出自《敦煌變文集·葉凈能詩》使人回至店中見凈能,具傳岳神言語,云皆奉天曹疋配,為定三夫人。
19.
姓。明代有定定。見《續(xù)通志·氏族四》。
1.出自《續(xù)通志·氏族略七》定,見《姓苑》。漢有定武、定林。見《印藪》。明有定定,廣德州同知。
20.
星名。即營室星。也稱室宿。
1.出自《詩·鄘風(fēng)·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楚宮。
21.
額頭。
1.出自《詩·周南·麟之趾》麟之定,振振公姓。
22.
舊時銀幣鑄成一定形狀,稱為“定”。亦為貨幣計量單位。后通寫作“錠”。
1.出自《金史·鄯陽傳》賞銀一定。
2.出自《輟耕錄·賢母辭拾遺鈔》〔村人〕拾得至元鈔十五定。
3.出自《潛書·更幣》銀者,易聚之物也;范為圜定,旋絲白燦,人所貪愛。
23.
助詞。猶得。
1.出自《滿庭芳·西園月夜賞花》詞留花伴月,占定可憐春。
2.出自《清平樂·木犀》詞冷澹仙人偏得道,買定西風(fēng)一笑。
24.
助詞。猶著。
1.出自《鷓鴣天》詞隨定我,小蘭堂。
2.出自《西廂記諸宮調(diào)》悶抵著牙兒,空守定妝臺,眼也倦開,淚漫漫地盈腮。
3.出自《賞花時》套曲倚定門兒語笑喧,來往星眸廝顧戀,彼各正當(dāng)年。
4.出自《琵琶記·伯喈夫妻分別》眼巴巴望著關(guān)山遠(yuǎn),冷清清倚定門兒遍,教我如何消遣?
5.出自《三俠五義》馬漢同定那人,來至山中,走上大廳,見兩旁柱上綁定二人。
6.出自《野草·死后》“你!”我詫異地看定他的眼睛,說,“你莫非真正胡涂了?你看我這模樣,還要看什么明板?”
25.
謂鎮(zhèn)定。
1.出自《陳景雍傳》兩君之於死,何其定而閑也。
1.向水平方向望去,天和水面交界的線。
2.泛指水平面上的直線以及和水平面平行的直線。
3.指某方面所達到的高度。
1.即蘋。
1.指瀑布。
1.一種盛水的容器。一般口較小,頸細(xì)肚大。
1.形容嬰兒嬌嫩。亦借指嬰兒。
1.水神。
1.傳統(tǒng)京劇使用的道具。白色,布質(zhì),方形,上繪水紋,表示水浪。京劇《白蛇傳.水斗》中水族所持的旗即是。
1.古代哲學(xué)概念。指五行中水的精氣。
2.指云氣;水上的霧氣。
3.中醫(yī)稱寒水之氣。謂人體之水氣因受寒而凝滯不化。
4.指水腫。
1.水蒸氣。
1.泛指貯水器具。
1.消防用具。由銅管和活塞構(gòu)成,口小,能把水噴射到高處或遠(yuǎn)處。
2.將高壓水流轉(zhuǎn)變?yōu)楦咚偎淞鞯牟删驒C械,用以沖擊巖石或礦體,使其破碎。
1.架空的引水槽。
1.傘形科。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木。有匍匐莖,莖節(jié)易生根。二回羽狀復(fù)葉,最終裂片卵形至菱狀披針形,邊緣有不整齊尖齒或圓鋸齒。夏季開白花,復(fù)傘形花序。不結(jié)種子或種子空癟,以母莖各節(jié)上腋芽進行無性繁殖。性喜溫暖濕潤,適于泥層深厚的水田栽培。一般春季培育母株,秋季栽植,冬季或早春采收。原產(chǎn)亞洲。莖葉可作蔬菜。
1.水鳥。
1.水位﹑流量等水文方面的情況。
1.水和山都到了盡頭,前面無路可走。
1.復(fù)姓『有水丘岑。見《后漢書.酷吏傳》。
中國古代水上運動之一。跳水與蕩秋千相結(jié)合。似今跳水運動。在彩船船頭立秋千,蕩秋千時有鼓樂伴奏,當(dāng)擺到幾乎與頂架橫木相平時,人體脫離秋千翻跟斗擲身入水。宋代曾有水秋千比賽。
1.球類運動項目之一。多在游泳池內(nèi)進行。球場長方形,運動員邊游泳邊用手傳球,把球擲進對方球門為勝。
2.水球運動所使用的球。用皮革或橡膠等制成。
在水池中進行的一種球類運動。兩隊對抗,每隊七人,后衛(wèi)、前鋒各三人,守門員一人。用單手傳球、運球、射門等技術(shù),將球射入對方球門,多者為勝。比賽分四節(jié),每節(jié)七分鐘。
1.指河川。
2.指積水之地。
1.水流曲折處;曲折的水濱。
1.水蟲的一種。
2.指孑孓。見清厲荃《事物異名錄.昆蟲.蛣蟩》。
1.水溝。多指人工開鑿的水道。
地球外部圈層之一。由以液態(tài)或固態(tài)形式存在的各種地球表層水體組成。包括地面水、地下水和大氣中的水分。以地面水為主,主要指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等。全球水的總儲量中,淡水僅占253%,其余均為咸水。水圈處于連續(xù)的運動狀態(tài),通過水文循環(huán),各種水體的水互相交換,不斷更新。
1.河流與泉流。
2.特指泉流﹑泉水。
1.戲曲服裝。白色短裙,系于腰間。系水裙的腳色,大多為漁夫﹑樵夫﹑店小二等。
1.水鄉(xiāng)之民;習(xí)水之人。
2.指古代交州少數(shù)民族俚人。
1.水流之態(tài)勢。
1.水和乳極易融合,比喻情意融洽無間。
水和奶汁融合在一起。比喻關(guān)系結(jié)合得非常密切我們和這一切古老而又新鮮的東西異常水乳交融。
1.古人附會水的某種異象為吉祥之兆,謂之"水瑞"。
1.傳說中的水神名。
1.水面呈現(xiàn)的色澤。
2.淡青色,接近白色。
3.方言。指人的白里透紅的面色。
4.指有水色。
5.古代陰陽家以五行配五色,水色為黑色。
裸子植物門,杉科。落葉喬木。高達35米。側(cè)枝對生。葉線形,扁平,交互對生。單性花,雌雄同株。生長快,木質(zhì)好,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和綠化樹種。為中國特有的孑遺珍貴樹種。
1.水面上。
2.猶水邊。
3.舊時謂妓女開始接客。
能在水面起飛、降落和停泊的飛機。有船身式和浮筒式兩種。低空性能好,續(xù)航時間長。主要用于海上偵察、巡邏、反潛、轟炸、救護和運輸?shù)取?/p>
體育運動的一類。在任何水域中,依靠肢體動作或借助船艇和其他器物進行體育運動的總稱。包括三類運動項目水上競技項目,如游泳、跳水、水球等;劃船運動項目,如賽艇、皮劃艇、帆船等;滑水競技項目,如水橇、滑水板、沖浪等。
1.水桶。
1.舊時水軍用的輕便快艇。也稱快哨船。
1.生活于水中的蛇。
1.指細(xì)長而腰部略彎的身材。多形容女子。
1.麝的一種。
2.指用水麝分泌的麝香制成的香料。
形容處境極端困苦,多用于人民的生活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
1.謂水。古代思想家認(rèn)為水的成分存在于一切物質(zhì)之中,并為萬物之準(zhǔn),故稱。
2.水域之神;司水之神。
1.見"水沉"。
生長在水里可供食用的一類蔬菜。分為深水和淺水兩大類。能適應(yīng)深水的有蓮藕、菱、莼菜等,作淺水栽培的有茭白、水芹、慈姑、荸薺等。
1.唐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之五"剩水滄江破,殘山碣石開"◇以"水剩山殘"多指亡國或經(jīng)過變亂后國土分裂﹑山河殘破的景象。
1.古代以水為名的官長。
2.周朝官名。
3.指水神。
4.水軍。
5.船夫;漁夫。
1.水氣;潮氣。
2.沾水變潮;潮濕。
3.因經(jīng)常坐臥濕地,汗出沾衣或涉水淋雨等引起的病癥。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