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代室內放東西的土臺子。
2.
名詞
屏障。
1.
古代筑在廊廟內兩柱中間的土臺。反坫。反爵之坫。諸侯相會,宴飲禮畢,將空酒杯放回坫上。
1.出自《論語·八佾》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
2.
古代筑在廊廟內兩柱中間的土臺。崇坫。用以置放來會諸侯所贈送的玉圭等物。
1.出自《禮記·明堂位》崇坫康圭。
3.
古代筑在室內的土臺。靠近廚房,放食物的坫。
1.出自《禮記·內則》大夫于閣三,士于坫一。
4.
古代筑在室內的土臺。屋角的坫,為士舉行冠禮、喪禮儀式的地方。
1.出自《儀禮·士冠禮》爵弁、皮弁、緇冠各一匴,執以待于西坫南。
2.出自《儀禮·士喪禮》床笫夷衾饌于西坫南。
5.
泛指臺。
1.出自《新唐書·回鶻傳上》帝坐秘殿,陳十部樂。殿前設高坫,置朱提瓶其上,潛泉浮酒,自左閣通坫趾注之瓶,轉受百斛鐐盎,回紇數千人飲畢,尚不能半。
6.
屏障。
1.出自《說文·土部》坫,屏也。
1.《易.升》"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貞。"孔穎達疏"冥升者,冥猶暗也,處升之上,進而不已,則是雖冥猶升也。"后謂不斷向上攀登。
2.指在逆境中仍慎求上進。
1.《周禮》官名。掌攻除猛獸。
1.陰間的事情。
1.黑暗無光之室。
1.已死者的生日。
1.舊謂上天所定的氣數或命運。
1.陰間。
2.陰間的長官。
1.沒有根據的空想。
2.苦思,用心思考。
1.絞盡腦汁,苦苦思索。
1.盡力尋找,搜集。
2.深思苦想。
1.暗中尋找。
2.潛心探究。
1.猶玄談。
1.盡力尋找。
1.感通神明。
1.指靈座前紙糊或泥塑的金童玉女。
1.佛教指地獄餓鬼之處。
1.猶渺茫。
1.謂神靈的庇佑。
1.為死人焚化的紙扎房屋。
1.謂虛無縹緲,無跡象可求。
1.謂從蒙昧中省悟。
1.佛教指冥﹑顯兩界。即死后世界與娑婆世界。
1.指陰間。
1.深沉的思索和想象。
2.深切的想念。
1.泯滅俗念,使心境寧靜。
2.潛心苦思;專心致志。
1.夜間行路。
2.盲目行事。
1.漢揚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李軌注"埴,土也。盲人以杖擿地而求道,雖用白日,無異夜行。"后以"冥行擿埴"比喻研求學問不識門徑,暗中摸索。
1.指太空。
1.目光昏亂。
1.謂在陰間昭雪冤屈。
1.幽微之言,奧妙的道理。
1.幽深的巖谷。
1.神名。
2.指祠冥羊神的廟。
1.神話中地名。
2.黑夜。
1.渾沌為一。
1.舊俗為死者焚化的紙衣。
1.高遠;玄遠。
1.謂鴻翼高飛。比喻高士。
1.指陰間。
1.謂神佛的應驗。
2.謂神佛庇佑。
1.指在陰間的靈魂。
1.謂鬼神諸佛保佑。
1.猶愚昧。
1.密云大雨。
1.蔥郁茂盛。
1.謂與神鬼相遇。
2.暗中巧合。
1.謂耽于逸樂。
1.佛教語。謂隱微難見的三世因緣果報。
1.對鬼神許的愿。
1.指深奧的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