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書〉危險。
2.
副詞
文言副詞,幾乎,差不多。
3.
副詞
大概;恐怕。
1.
危亡;危險。
1.出自《詩·小雅·正月》民今方殆,視天夢夢。
2.出自《淮南子·人間訓》國家危,社稷殆。
3.出自《癸辛雜識前集·蕈毒》案間尚余杯羹以俟其子,適出未還,幸免於毒,嗚呼殆哉!
4.出自《聊齋志異·陳錫九》力盡聲嘶,漸就危殆。
2.
困乏;疲憊。
1.出自《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2.出自《洛神賦》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3.出自《聊齋志異·神女》日將暮,步履頗殆,休於路側。
3.
威脅;危害。
1.出自《荀子·強國》威動海內,強殆中國。
2.出自《淮南子·說山訓》德不報,而身見殆。
4.
畏懼。
1.出自《淮南子·說林訓》月照天下,蝕於詹諸;騰蛇游霧,而殆於蝍蛆。
5.
疑惑。
1.出自《論語·為政》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
6.
接近。
1.出自《詩·小雅·節南山》式夷式已,無小人殆。
2.出自《逸周書·命訓》極命則民墮,民墮則曠命,曠命以誡其上,則殆於亂。
3.出自《劇談錄·桑道茂》長安只此一邑而已,賢郎二人,大者位極人臣,次者殆於數鎮。
7.
也許可以。表示希望。
1.出自《詩·豳風·七月》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8.
大概;幾乎。
1.出自《史記·留侯世家》良曰:“沛公殆天授。”
2.出自《論衡·書虛》是故儒者稱論,皆言孔子之后當封,以泗水卻流為證。如原省之,殆虛言也。
3.出自《夢溪筆談·書畫》用筆極新細,殆不見墨跡。
9.
助詞。乃。
1.出自《國語·魯語上》衛君殆無罪也。
2.出自《〈梅圣俞詩集〉序》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
10.
副詞。當;必。
1.出自《商君書·更法》臣聞之,疑行無名,疑事無功。君亟定變法之慮,殆無顧天下之議之也。
2.出自《新唐書·契蔤何力傳》若人心如鐵石,殆不背我。
11.
通“怠”。懈怠。
1.出自《詩·商頌·玄鳥》商之先后,受命不殆。
2.出自《商君書·農戰》農者殆則土地荒。
3.出自《淮南子·泰族訓》勾踐棲於會稽,修政不殆。
4.出自《惑雷刑》得他牛,則晝役夕歸,捶耕於烈景,笞耨於晦冥,未嘗一息容其殆。
12.
通“治”。訟理。
1.出自《公羊傳·襄公五年》莒將滅之,故相與往殆乎晉也。
13.
副詞。僅。
1.出自《漢書·趙充國傳》此殆空言,非至計也。
2.出自《五經辨惑上》竊謂此母之言無謂也。深山大澤則固生龍蛇矣,而美婦必生惡子,豈決定之理耶?殆偶中耳!
14.
副詞。尚。
1.出自《水經注·濁漳水》門石崩褫,余基殆在。
1.亦作"辺車"。
2.小車。
3.指肩輿。
1.載棺以隨。表示決死或有罪當死。
1.輿論。
1.地形道路。
1.《易.說卦》"坤為地……為大輿。"后遂以"輿地"指大地;土地。
2.地理。
1.地理書。
1.地圖。
1.輿夫。
1.車夫或轎夫。
1.車輿冠服與各種儀仗。古代車輿與冠服都有定式,以表尊卑等級。
1.車輿與車蓋。亦代指車。
1.抬肩輿的竹竿。
1.民眾歌謠。
1.管理車轎的官員。
1.謂載棺以隨,以示決死。
1.即鬼宿。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之一。
1.謂置尸機上而抬之。機,抬尸之床。因用指出殯。
1.輿病。
1.車子與幾案。
1.亦作"辺駕"。
2.帝后乘坐的車駕。亦借指帝后。
1.用車載運金玉寶貨。
1.輿論。
1.亦作"辺隸"。
2.古代十等人中兩個低微等級的名稱。因用以泛指操賤役者;奴隸。
1.橋梁。
1.轎子和車子。
1.賤吏。
1.指乘輿。
1.車輪。
1.公眾的言論。
1.亦作"辺馬"。
2.車馬。
1.車乘衣冠。
1.操賤役的人。
1.亦作"辺輦"。
2.車駕。多指天子所乘。
1.侍女。
1.輿論。
1.猶飽聞。盡量聽取。
1.猶飽聞。謂所聞已多。
1.猶充盈。
1.滿眼。
1.宴飲。
1.暢飲。
1.飽足。
1.古力士夏育與孟賁的并稱。
1.亦作"育材"。
2.培養人才。
1.見"育才"。
1.培養德性。
1.古力士夏育與烏獲的并稱。
1.見"育鞫"。
1.亦作"育鞠"。
2.謂年老窮困。《詩.邶風.谷風》"昔育恐育鞫﹐及爾顛覆。"一本作"育鞠"。毛傳"育﹐長;鞫﹐窮。"鄭玄箋"昔幼稚之時﹐恐至長老窮匱。"一說﹐育無"長老"義﹐"育鞫"﹐謂生活于窮困之中。朱熹集傳引張子曰"育恐,謂生于恐懼之中;育鞠,謂生于困窮之際。"亦泛指長養教育。
1.扶植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