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載棺以隨。表示決死或有罪當死。
1.缺陷,毛病。
2.短缺;缺乏。
1.不足的數額。
1.缺少。
1.缺乏。
1.缺漏廢棄。
1.春秋時國名。
2.指闕鞏國所產的鎧甲。
1.門闕。
1.毀壞。
1.削弱,損害。
1.觚棱。
1.日蝕。
1.缺失的卷數。
1.缺乏;缺少。
1.物體上缺掉一塊而形成的空隙。
1.孔子故里。在今山東曲阜城內闕里街。因有兩石闕,故名。孔子曾在此講學◇建有孔廟,幾占全城之半。
2.借指曲阜孔廟。
3.借指儒學。
1.殘缺簡略。
1.缺失遺漏。
1.殘破零落。
1.兩觀之間。亦指高樓大門。
1.缺漏和錯誤。
1.間斷貌;延擱貌。
2.缺少的樣子;不完備的樣子。
3.指(才力)不足的樣子。
4.若有所失的樣子;缺憾的樣子。
1.缺少。
1.失誤;錯誤。
2.忽略不知。
3.缺漏遺失。
1.缺損。
1.失事,誤事。
2.猶憾事。
3.無所事事。
1.像闕門一樣高聳。
1.見"闕廷"。
1.損失。
1.脫漏遺忘。
1.(禮節上)有所欠缺或違背。
1.空位。
1.原指有疑暫缺的字◇亦指有意存疑而未寫出的文句。
2.脫漏的字句。
3.猶佚文。
4.猶省文。
1.亦作"闕悮"。
2.錯失,失誤。
1.見"闕誤"。
1.宮闕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宮廷。
2.借指京城。
1.猶凹陷。
2.不完滿;欠缺。
3.指缺點;毛病。
1.道德修養上有過錯。
1.缺損。
1.缺少;不完備。
2.間斷;延擱。
1.宮廷。
1.兩種以上因素中,缺少哪一種也不行。
1.缺失;疏忽。
2.缺少;遺漏。
因有疑問而暫時不討論既然無把握,暫且闕疑。
1.見"闕逸"。
1.見"闕逸"。
1.亦作"闕佚"。亦作"闕軼"。
2.殘缺散失。
1.政府等機構中人員的缺額。
1.不圓的月。
1.見"闕狄"。
1.有缺陷或弊病的政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