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時的一種玉器,筒狀,外邊八角,中間圓形。
2.
擬聲詞
見“琮琤”。模擬玉石撞擊或水石撞擊的聲音。
1.
瑞玉。方柱形,中有圓孔。用為禮器、贄品、符節等。
1.出自《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
2.出自《周禮·秋官·小行人》琮以錦。
3.出自《儀禮·聘禮》聘于夫人用璋,享用琮。
4.出自《公羊傳·定公八年》璋判白
5.出自《送李盤中真人代祀江南三名山》詩琮玉禮神通景氣,寶香隨他結晴嵐。
2.
見“琮琮”。象聲詞。
1.出自《死水·你看》你看春風解放了冰鎖的寒溪,半溪白齒琮琮的漱著漣漪。
2.出自《訪埃雜吟》裊裊歌聲發,琮琮浪語傳。
3.
姓。宋有琮師古。見《通志·氏族略》。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五》琮氏,宋登科琮師古,開封人。
4.
見“琮琤”。象聲詞。
1.出自《賦得玉聲如樂》后夔如為聽,從此振琮琤。
2.出自《揮麈后錄》繼神光之燭壇,響環佩之琮琤。
3.出自《輟耕錄·委羽山》幽泉琮琤,若鳴佩環于修竹間。
4.出自《新城道中書所見》詩千奇萬態未易究,琮琤忽墜當吾車。
1.迎合。
1.少有。
2.古代傳說中的大鳥。
1.見"希有"。
1.希奇。
1.見"希指"。
1.亦作"希旨"。
2.迎合在上者的意旨。
1.愿寄跡于某處。
2.謂能達到或比并。
1.希冀,希望企及。
1.久釀的酒。
1.往日的情誼。
1.猶向來;往日以來。
1.形容風﹑雨﹑雪等的飄打聲。
1.象聲詞。形容風雨等的飄打聲。
1.往年;從前。
1.古人,從前的人。
1.往日;從前。
1.亦作"?時"。
2.往日;從前。
1.謂古之賢人。
1.去年;早年。
1.夜夜。
2.曲名?!段粑酐}》的省稱。
1.樂府曲辭名。始見于隋薛道衡。昔昔即夕夕。鹽即引。
1.平日的講席。猶言昔日,平日。
1.亦作"昔耶"。
2.即烏韭。生長在墻垣上的苔類。
1.前賢。
1.見"昔邪"。
1.往日;從前。
2.昨天。昨夜。
1.見"析辯詭辭"。
1.分析論辯。
1.亦作"析辨詭詞"。
2.謂巧言邪說。
1.分別;離別。
2.猶區分,辨別。
1.分割財產。指分家。
1.解酒,醒酒。
1.玩弄詞句。
1.分立爐灶。指分家。
1.離散動蕩。
1.砍伐。
1.區分,分開。
1.剖示肝膽。比喻赤誠。
1.謂披露肝膽,傾吐至誠。
1.見"析肝劌膽"。
1.分開田產,各自耕作。謂分家。
1.同"析骸以爨"。
1.亦作"析珪"。
2.古代帝王按爵位高低分頒玉圭。
3.泛指封王﹑封官。
1.同"析圭儋爵"。
1.《文選.揚雄》"析人之珪,儋人之爵。"張銑注"言當分人君之珪,以為上列之諸侯,荷人君之重爵。"后因以"析圭儋爵"謂任官受爵。
1.謂任官受印。組,組綬。
1.見"析圭"。
1.謂封爵分土。
1.謂封爵分土。
1.《左傳.宣公十五年》載楚圍宋五月不解,宋城中急,無食。使華元夜入楚師,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雖然,城下之盟,有以國斃,不能從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聽。'"后以"析骸以爨"極言被圍日久﹑糧盡柴絕的困境。亦以形容戰亂或災荒時期百姓的悲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