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周年,特指嬰兒一周歲。
1.
周,滿一周期。
1.出自《靈樞經(jīng)·壽夭剛?cè)帷?/span>﹝綿絮、布等﹞并內(nèi)酒中……五日五夜,出布綿絮,曝乾之,乾復漬,以盡其汁。每漬必睟其日,乃出乾。
2.
周歲。特指嬰兒滿周歲或滿月、滿百日。
1.出自《中大夫陜府左司馬李公墓志銘》岌為蜀州晉原尉,生公,未睟以卒。
2.出自《遼史·太祖紀上》三月能行,睟而能言。
3.出自《清史稿·列女傳二·李氏女》李嫁生子,方睟,而喪夫。
3.
通“睟”。溫潤貌。參見“晬容”、“晬穆”。
1.出自《元日》雨旸春令煦,裘冕晬容尊。
4.
通“睟”。純,純粹。參見“晬清”。
1.出自《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真容贊序》繪事之微,極於惟肖,至於天光晬清,日華明潤,非可圖也,庶仿佛焉。
從集寧到通遼,長943千米♂貫內(nèi)蒙古中部,為中國最長的地方鐵路。1994年筑成。
為了一定的目的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的團體。
1.指機關(guān)﹑團體﹑企業(yè)﹑事業(yè)等社會單位購買公用消費品的貨幣支付能力。同社會"個人購買力"相對。
1.見"集苑"。
1.唐宮殿名。開元十三年改名集賢殿。
1.傳說中一種能接續(xù)弓弩斷弦或刀劍斷刃的膠。
1.聚集賢人。
2.集賢殿書院的省稱。
1.詞牌名。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屬商調(diào)。北曲字句格律與詞牌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用作引子﹐與詞牌同﹔用作過曲﹐則與詞牌不同。元柯丹丘《荊釵記.續(xù)姻》和明周履靖《錦箋記.重晤》中均有此曲牌。
1.唐宮殿名。開元中置。于殿內(nèi)設書院﹐置學士﹑直學士﹐以宰相為知院事﹐有修撰﹑校理等官﹐掌刊輯經(jīng)籍﹑搜求佚書。
2.指集賢殿書院。
1.匯集諸家對某一古籍的各種校勘﹐斷以己意。
集中到一個地方訓練干部輪流~ㄧ運動員提前一個月~。
1.比喻聚集零散的財物。
狐貍腋下的皮雖然很小,但是聚集起來就能縫成一件皮袍。比喻積少成多。
1.見"集腋成裘"。
1.猶積善。謂行事合乎道義。
1.共同評議。
1.晉車胤家貧無油點燈﹐以練囊盛數(shù)十只螢火蟲﹐照書閱讀。見《晉書.車胤傳》◇因以"集螢"為勤學苦讀之典。
一種特制的用于集郵的本子。也叫插冊。
集郵者收集的郵票和其他郵資憑證,以及與郵政通信有關(guān)的收藏品。
1.亦作"集菀"。
2.春秋時﹐晉獻公寵幸驪姬﹐人多向驪姬之子奚齊。惟獨大夫里克仍親近不得勢的太子申生。優(yōu)施于是作歌諷喻之。歌曰﹕"暇豫之吾吾﹐不如鳥烏。人皆集于苑﹐己獨集于枯。"里克笑曰﹕"何謂苑?何謂枯?"優(yōu)施答曰﹕"其母為夫人﹐其子為君﹐可不謂苑乎?其母既死﹐其子又有謗﹐可不謂枯乎?枯且有傷。"里克遂中立﹐不助申生。韋昭注﹕"集﹐止也。苑﹐木茂貌。己﹐里克也。"見《國語.晉語二》◇遂以"集苑"喻趨炎附勢。
1.指漢時集靈臺。
集中起來運輸~木材。
1.會同研究。
1.集聚而不流通。
把分散的人、事物、力量等聚集起來;把意見、經(jīng)驗等歸納起來~兵力 ㄧ~資金ㄧ精神~。
集注1(精神、眼光等)集中代表們的眼光都~在大會主席臺上。 集注2 [jízhù]匯集前人關(guān)于某部書的注釋再加上自己的見解進行注釋,多用做書名。也叫集解或集釋。
專供集裝箱船停靠和裝卸作業(yè)的碼頭。通常有專門的裝卸、運輸設備,集運、貯放集裝箱的寬闊貨場,拆卸集裝箱和貨物分類用的貨棚等。
將貨物裝入集裝箱中,采用現(xiàn)代化運輸工具運送的運輸方法。多用于遠洋海運和鐵路運輸中。在運輸過程中起吊、搬運、堆放等作業(yè)均采用機械操作,便于以箱”為單位直接運到收貨地??梢院喕\輸手續(xù),縮短裝卸時間,減少貨物損失,提高運輸效率。
聚集資金~經(jīng)營。
1.摘取前人詩賦中的字詞而湊成的詩篇。
1.忌妒指責。
忌妒。
1.見"嫉妒"。
1.見"嫉惡如仇"。
1.猶憤恨。
因忌妒而憤恨;憎恨。
1.因嫉妒而毀謗。
1.猶妒忌。
1.嫉妒。
1.謂因嫉恨而惱怒。
1.猶仇視。
1.嫉妒而兇狠。
1.憎恨不良的社會習俗。
1.對貪污如同對仇敵一樣痛恨。
1.憎恨邪惡。
1.嫉妒之心。
1.怨恨。
1.槳與櫓。
1.亦作"楫師"。
2.船工。
1.亦作"檝棹"。
2.見"楫棹"。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