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一種有皺紋的絲織品。
1.
細葛布。參見“縐絺”。
1.出自《說文·糸部》縐,黹之細者也。
2.
皺縮。
1.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襞積褰縐。
2.出自《生查子·春日》詞寶炷暮云迷,曲沼晴漪縐。
3.出自《李逵負荊》俺則見楊柳半藏沽酒市,桃花深映釣魚舟,更和這粼粼春水波紋縐。
4.出自《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聽人說話時,常是縐著眉。
3.
織出皺紋的絲織品。如湖縐、雙縐等。參見“縐紗”、“縐布”。
1.出自《宋史·地理志四》亳州,貢縐紗、絹。
2.出自《兒女英雄傳》〔公子〕回頭一看,只見他頭上罩著一幅元青縐紗包頭,兩個角兒搭在耳邊,兩個角兒一直蓋在腦后燕尾兒上。
3.出自《人民日報》(海外版)女孩著一條淡綠色縐紗裙,一根粉紅色絲帶隨意地攔腰束住,亭亭玉立在湖邊,微風吹過,柳條、長發和紗裙都隨風飄動。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