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用力使自己擺脫束縛。
2.
動詞
出力量而取得報酬。
1.
“掙”的新字形。
2.
出色;漂亮。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diào)》宜淡玉,稱梅妝,一個臉兒堪供養(yǎng)。做為掙,百事?lián)專簧偬煲拢闶悄硭軄淼挠^音像。
2.出自《寨兒令·美妓》曲輕顰欺燕燕,淺笑妒鶯鶯。掙。那更性胡伶?
3.
打扮。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diào)》梳裹箱兒里取明鏡,把臉兒掙得光瑩。拂拭了紗巾要添風韻。
2.出自《普天樂·崔張十六事》曲紅娘來請,萬福先生。請字兒未出聲,去字兒連忙應。下工夫?qū)㈩~顱十分掙。
4.
撐開;脹。參見“掙痛”。
1.出自《陳州糶米》你掙著口袋,我量與你么!
2.出自《平山冷燕》竇國一欲說不該拜,又恐得罪朝廷,欲說該拜,又恐折了銳氣,躊躇不定,掙得滿面通紅。
5.
使勁用力于他物。
1.出自《花月痕》采秋、荷生將衣衫掙開,是件污濕濕的血衣。
2.出自《三千里江山》有一次去飲水,牛半路停住,怎么掙也不走。
6.
擠。
1.出自《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訟冤》焦氏掙下幾點眼淚,說道:“苗全回來,說你有不好的消息,日夜想念。”
2.出自《家》男人尖起喉嚨拼命掙出女音,女人又極力裝出男人的粗大的聲音。
7.
用力獲取;賺取。
1.出自《漢宮秋》俺高祖皇帝,奮布衣,起豐沛,滅秦屠項,掙下這等基業(yè)。
2.出自《二刻拍案驚奇》你仗我勢做二爺,掙家私勾了,還要管我!
3.出自《老殘游記續(xù)集遺稿》我這些年替廟里掙的功德錢雖不算多,也夠贖身的分際了。
4.出自《小荷才露尖尖角》那幾個小伙子不是來混分的,就是來泡分的,沒有一個是來掙分的。
8.
發(fā)怔;發(fā)呆。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diào)》瞥然見了如風的,有甚心情更待隨喜?立掙了渾身森地。
2.出自《連環(huán)計》憋懆的我渾如癡掙,直似風顛。
3.出自《醒世姻緣傳》廟倒沒去得成,倒把俺婆婆氣了個掙。
4.出自《母親》小菡掙在一邊,不做聲,又伸著小臉來望這生人。
9.
奮力擺脫;竭力支撐。
1.出自《西游記》那呆子左掙右掙,掙不得脫手。
2.出自《古今小說·羊角哀舍命全交》賢弟可獨賷此糧於途,強掙而去。
3.出自《初刻拍案驚奇》是有一個媳婦,賽過男子,盡掙得家住。
4.出自《李自成》他感到渾身發(fā)冷,又在圓領官服里邊加上一件紫羅灰鼠長袍,然后強掙著精神,踱出里間。
5.出自《光的贊歌》在前進的道路上,要砸開一層層的封鎖,要掙斷一條條的鐵鏈,真理只能從實踐中得以永生。
1.方言。山邊地勢較高的田地。
1.隱蔽貌。
1.謂囤積并待價賣出。
1.瘋狗。
2.指暴亂之人。
1.筋脈痙攣。
1.亦作"?驂"。
2.小馬的別名。一說古駿馬名。即騕褭。
1.亦作"裊亸"。
2.搖曳下垂貌。
1.亦作"裊裊"。
2.纖長柔美貌。
1.亦作"裊繞"。
2.猶繚繞。
1.亦作"裊絲"。
2.香灰的別稱。
1.見"憄惶"。
1.亦作"憄偟"。
2.忙亂,慌張。
1.亦作"躓礙"。
2.使人絆跌的障礙。
1.見"躓硋"。
1.顛沛困頓。
1.絆倒。比喻遭受挫折。
1.絆倒。
2.引申為障礙。
1.語本古逸《堯戒》詩"戰(zhàn)戰(zhàn)栗栗,日謹一日,人莫躓于山,而躓于垤。"比喻稍不經(jīng)意,便遭蹉跌。
1.失足跌倒。
2.指倒斃。
3.謂處境困難。
4.挫辱。
1.躓礙。
1.絆倒。比喻遭受挫折而失敗。
1.跌倒。
1.顛仆牽絆。比喻境況很不順利。
1.不得意的士人。
1.躑躅,徘徊。
1.謂背誦不流利,出現(xiàn)停頓或漏字。
1.水流激蕩貌。
2.疾行貌。
1.蠻橫兇暴。
1.剔抉辨明。
1.指陳讖書。
1.鼓聲。
1.揭露。
1.責罰。
1.揭露隱秘的壞事。
1.揭露舉發(fā)隱秘的奸人和壞事。
1.檢舉揭發(fā)。
1.亦作"擿觖"。
2.挑剔。
1.見"擿抉"。
1.猶割裂。
1.丟棄。
1.搜索。
1.詰問;責問。
1.猶核對。
1.密告。
1.見"擿埴索涂"。
1.亦作"擿植索涂"。亦作"擿埴索途"。
2.謂盲人以杖點地摸索道路。常喻暗中求索。
1.見"擿埴索涂"。
1.見"擿埴索涂"。
1.繁細地列舉。
1.亦作"觮縷"。
2.猶言彎彎曲曲。
3.謂詳述。
4.指事情的原委。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