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衣縫裂開。參見“綻裂”。
1.出自《秋霽》詩冬衣殊未制,夏服行將綻。
2.出自《論財利疏》飲膳衣服,器皿帷帳,適足供用,不極精華,或苦惡弊綻,亦不更易。
3.出自《醒世恒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卻見二郎神冠服件件整齊,只腳下烏靴綻了,不甚相稱。
2.
皮肉破裂。
1.出自《西游記》改刑重責二千錘,肉綻皮開骨將折。
3.
花蕾開放。
1.出自《杏花》詩春色方盈野,枝枝綻翠英。
2.出自《念奴嬌》詞暮云千里,桂華初綻寒玉。
3.出自《黃鶴樓》前次春花桃噴火,今日東籬菊綻金。
4.出自《贈同志》詩莫道浮云終蔽日,嚴冬過后綻春蕾。
4.
引申指突出。
1.出自《吶喊·孔乙己》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
5.
縫補。
1.出自《玉臺新詠·艷歌行》故衣誰當補,新衣誰當綻。
2.出自《同崔興宗送瑗公》詩綻衣秋日里,洗缽古松間。
3.出自《自笑》詩呼僮向曉牽長轡,覓嫗先冬綻故衣。
1.清代皇妃中地位在元妃之下﹐側妃和庶妃之上者。
1.古時向人作揖并出聲致敬叫"唱喏"。大肥喏謂深深施禮﹐表示對人更加尊重。
1.巨大的耗費﹑損失。
2.大的費用。
1.大體﹐大致。
2.大要。
3.名分;本分。多用于君臣之間。
4.大限;壽數。
5.情分。 6.大概。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澳大利亞東部山脈。自北向南綿延3000多千米。拔一般約800~1000米。最高峰科西阿斯科峰,海拔2230米。山脈東坡較陡,降水豐富,氣候濕潤;西坡較緩,處于背風位置,氣候干旱。是澳大利亞大陸太平洋水系和印度洋水系的分水嶺。
1.古九塞之一。
1.人的糞便。
1.即《大風歌》。
1.自然界的狂風巨浪。多比喻社會上的巨大動蕩和激烈斗爭。
1.《史記.高祖本紀》"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筑﹐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后稱此歌為《大風歌》。
1.即《大風歌》。
1.因受逼而聚攏。
1.強迫征取稅收。
1.猶逼打。
1.方言。逼迫。
1.猶逼迫。
1.亦作"逼?"。
2.逼迫;強迫。
1.猶極冷。
1.強迫登上帝王之位。
2.指山崖等像墻壁一樣陡立。
逼迫良家婦女當娼妓。比喻迫使正直安分的人去做壞事。
1.指巖石裂隙狹窄。
1.猶鄰近。
1.逼迫欺凌。
1.強迫命令。
1.見"逼略"。
1.亦作"逼掠"。
2.強迫奪取。
1.子彈。
1.謂由于心里有疑團不能解除或其他原因而感到不舒暢。
1.迎面,撲面。
①指用暴力威脅人。②比喻催促得十分緊急,使人感到緊張,難以應付真~!這么大的任務,三天內怎能完成!
1.猶耀眼。
1.猶傍晚。
1.謂強取(民婦)。
1.佛教語。煩惱。
1.迫近虹霓。形容很高。
1.逼近年關。
緊緊地催促;用壓力促使在環境的~下,他開始變得勤奮了。
1.猶憋氣。
1.驅逐,趕走。
2.逼迫。
1.猶強迫。
1.猶逼迫。
2.猶迫近。
3.猶迫切。
1.很清楚。
1.猶逼迫。
1.強迫索取。
1.給人以威脅。
2.侵襲肌體。
1.謂對人逼迫不留馀地。
1.逼迫凌辱。
1.擁塞;充滿。
2.堵塞;淤塞。
3.指地方偏僻閉塞。
1.猶言迫害致死。
1.猶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