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砍斷。
2.
動詞
〈方〉比喻敲竹杠;訛詐。
3.
名詞
(Zhǎn)姓。
1.
古代刑罰之一。本謂車裂,后謂斬首或腰斬。
1.出自《說文·車部》古用車裂,后人乃法車裂之意而用斧鉞,故字亦從車。斤者,斧鉞之類也。
2.出自《釋名·釋喪制》斫頭曰斬,斬腰曰腰斬。
3.出自《國語·吳語》明日徙舍,斬有罪者以徇。
4.出自《史記·陳涉世家》失期,法皆斬。
5.出自《順宗實錄四》叔文聞之怒,欲下詔斬之。
6.出自《夷堅支志景·王雙旗》鞠其過犯,略不諱隱,結正赴郡論斬刑。
7.出自《陳州糶米》聽知圣人差包待制來了,兄弟,這老兒不好惹,動不動先斬后聞。
8.出自《爾雅?釋詁上》斬,殺也。
2.
砍斷;砍。
1.出自《墨子·非攻下》芟刈其禾稼,斬其樹木。
2.出自《周禮?考工記?輪人》輪人為輪,斬三材必以其時。
3.出自《北史·羊烈傳》譬如斬手全軀,所存者大故爾。
4.出自《崔評事墓銘》鑿澮溝,斬茭茅,為陸田千二百頃,水田五百頃。
5.出自《偶想》文化的路是“斬”不斷的??!
3.
斷絕。
1.出自《詩·小雅·節南山》國既卒斬,何用不監。
2.出自《孟子·離婁下》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3.出自《智囊補·察智·楊茂清》攜一小兒告曰:“此標出禁所生也,非公則楊氏斬矣!”
4.出自《空林禪師詩序》數君之流風余韻,不及一世而斬。
4.
討伐,攻打。
1.出自《國語·齊語》遂北伐山戎,刜令支,斬孤竹而南歸。
5.
砍伐;開辟。
1.出自《后漢紀·光武帝紀六》來歙自陽城將二千人,斬山開道,徑至略陽。
2.出自《水經注·渭水三》高祖在關東,令蕭何成未央宮,何斬龍首山而營之。
6.
剪裁。特指喪服不縫衣旁和下邊。參見“斬衰”。
1.出自《左傳·襄公十七年》齊晏桓子卒,晏嬰粗缞斬。
2.出自《舊唐書·孝友傳·崔沔》內有齊斬,外服皆緦。
7.
哀痛。參見“斬焉”。
1.出自《左傳·昭公十年》孤斬焉在衰绖之中。
2.出自《讀書叢錄·斬焉》斬焉,謂其痛之深也。
8.
用同“眨”。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一雙乖眼,果是殺人不斬。
2.出自《西游記》提起籃兒,但見那籃里亮灼灼一尾金魚,還斬眼動鱗。
9.
通“塹”。挖掘。
1.出自《墨子·備蛾傅》斬城為基,掘下為室。
10.
通“儳”。不齊貌。
1.出自《荀子·榮辱》斬而齊,枉而順,不同而一。
11.
副詞。極其;非常;特別。參見“斬新”、“斬平”。
1.出自《三絕句》楸樹馨香倚釣磯,斬新花蕊未應飛。
2.出自《喜山石榴花開》詩已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
3.出自《再和楊公濟梅花》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
4.出自《甌北詩話·韓昌黎詩》自沈宋創為律詩后,詩格已無不備,至昌黎又斬新開辟。
5.出自《吶喊·狂人日記》書上都寫著,通紅斬新。
6.出自《老殘游記》這洞不過有兩間房大,朝外半截窗臺,上面安著窗戶,其余三面俱斬平雪白,頂是圓的,像城門洞的樣子。
1.舂搗谷物。古代女奴所服的一種苦役。
1.沖擊。
1.舂米汲水。
1.《莊子.逍遙游》"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原指隔宿搗米備糧◇也以"舂糧"作百里的代稱。
1.古代任舂米及釀酒等事務的女奴。
1.古代祭祀﹑宴饗時負責供應米物的官。
1.用力撞擊。
2.聲音悠揚洪亮。
3.指香氣飄揚。
4.猶溶溶。形容月光蕩漾。
5.舒緩從容。 6.閑雅。
1.指文章氣度雍容﹐用辭典雅。
1.融和﹐融合。
1.古代舂人所役女犯勞作之處。
1.舂谷取利。
1.舊時我國南方舂谷的木槽。
1.舊時我國南方舂谷的木槽。亦用作葬具。
1.舂谷時的送杵號子。語出《禮記.曲禮上》"鄰有喪﹐舂不相。"鄭玄注"相,為送杵聲。"
1.同"舂揄"。
1.指舂米。搗米于臼曰舂﹐自臼取出曰揄。語出《詩.大雅.生民》"或舂或揄。"
2.借指舂米的器具。
1.猶打夯。
1.沖撞;沖擊。
1.憐憫顧惜。
1.愚昧。
1.愚昧無知。語本《禮記.哀公問》"憃愚冥煩。"
1.哀憐,憐念。
1.愚笨懦弱。
1.愚蠢。
1.愚笨。
①往來不斷的樣子憧憧往來|往來憧憧。②搖晃不定的樣子窗影憧憧。③心神不定的樣子心情憧憧。
1.見"憧擾"。
向往未來美好的憧憬|憧憬著未來。
1.紛亂不安。
1.愚昧。亦指愚昧之人。
1.海螺的一種。
1.傳說中的一種能食蛇的龜。又名攝龜﹑呷蛇龜。
1.戰船。
1.艨艟。
1.即白蠟。也簡稱蟲蠟。刮茸蠟蟲和水蠟蟲在蠟樹上分泌的蠟質制成﹐供澆燭﹑藥用。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一.蟲白蠟》。
1.比喻微不足道之物。
1.猶言螳臂擋車。比喻以小敵大﹐力量懸殊。
1.意謂造物賦形﹐變化無定﹐人亦可以成為微不足道的蟲臂鼠肝。只有隨緣而化﹐才能所遇皆適。語本《莊子.大宗師》"以汝為鼠肝乎?以汝為蟲臂乎?"成玄英疏"嘆彼大造,弘普無私,偶爾為人,忽然返化。不知方外適往何道,變作何物。將汝五藏為鼠之肝,或化四支為蟲之臂。任化而往,所遇皆適也。"
1.金蟲的光彩。南朝梁張率《日出東南隅行》"方領備蟲彩﹐曲裙雜鴛鴦。"金蟲﹐蜂的一種﹐體綠色﹐閃金光﹐古代婦女取以佐釵釧之飾。見宋宋祁《益部方物略記》。
1.中草藥名。冬蟲夏草的省稱。
1.灼熱貌。
1.猶蟲流。
1.猶言蟲龁鼠傷。
1.糧食被蟲蛀食后粘成的一串串小塊。
1.亦作"蟲雕"。
2.猶言蟲蝕。指字形奇特。
1.蟲豸。
1.指大蟲﹐老虎。借指某方面的頭領。
2.人名。姓梅。南朝齊東昏侯時與茹法珍俱受寵幸﹐齊亡被誅。
3.泛指小蟲。
1.謂給蟲鼠咬壞。言損壞之甚。
1.見"蟲沙猿鶴"。
1.《詩.齊風.雞鳴》"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詩》序謂"《雞鳴》思賢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陳賢妃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后以"蟲薨同夢"為警戒人君勿荒淫于女色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