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詩.齊風.雞鳴》"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詩》序謂"《雞鳴》思賢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陳賢妃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后以"蟲薨同夢"為警戒人君勿荒淫于女色之典。
1.見"何嘗"。
1.見"何嘗"。
1.見"何啻"。
1.哪里,什么地方。
1.猶怎么辦。多用于對問題的抉擇。
2.從何處,從哪兒。
3.猶何嘗,何曾。
1.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須﹑用不著。
1.猶何必。
2.豈止。
1.猶何日,何時。
2.猶何妨;何如。
3.猶安得,怎能。
4.猶何況。
5.猶合當,應當。 6.猶何嘗。
1.什么方法。
2.什么緣故。
1.怎能;怎會。
①什么樣的你知道他是~人物?②用感嘆的語氣表示不同尋常;多么這是~巧妙的技術!丨他們生活得~幸福!
1.猶何誰,誰人。獨,猶孰。
1.何須,何必。
1.南朝梁詩人何遜與范云的并稱∥遜年青時即有文名,范云很賞識他,兩人因結為忘年交。見《南史.何遜傳》。
1.見"何郎粉"。
1.猶言有什么相干。用反問語氣表示不相干。
1.猶何異。
1.何罪,有什么罪。
1.星名。即河鼓。
1.古代杭州地區賣芝麻者的愫壬。
1.《詩.小雅.蓼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后以"何怙"借指喪父。
1.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沒有窮盡﹑終極。
2.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是出于。
1.荔枝樹的一種。
1.何故。居,助詞。
1.見"何遽"。
1.亦作"何渠"。亦作"何詎"。
2.如何,怎么。
1.怎能忍受。
2.豈可;哪里能。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可。
1.唐長慶時著名歌者。
2.借指遭逢世亂后幸存的歌者。
何必自尋苦惱,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值得你~在這些小事上傷腦筋?丨冒著這么大的雨趕去看電影,~呢?也說何苦來。
連詞,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他在生人面前都不習慣講話,~要到大庭廣眾之中呢?
1.三國魏駙馬何晏儀容俊美,平日喜修飾,粉白不去手,行步顧影,人稱"傅粉何郎"◇即以"何郎"稱喜歡修飾或面目姣好的青年男子。見《世說新語.容止》﹑《三國志.魏志.曹爽傳》裴松之注引《魏略》。
2.借作駙馬的美稱。
3.指南朝梁詩人何遜∥遜青年時即以文學著稱,為當時名流所稱道。
4.借指才高的年輕男子。
1.猶言何須煩勞,用不著。
1.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很可以做或很愿意做。
1.明文學家何景明與李夢陽的并稱。二人皆生弘治﹑正德間,同倡復古,為"前七子"的首領。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反對"臺閣體",為當時文士所宗。
1.南朝梁文學家何遜與劉孝綽的并稱。
1.宋代民間俗語。謂虛偽欺詐。
2.指粗陋之物或贗品。
1.唐宋進士應試的一種文體名。
1.傳說中魚名。
2.泛指魚。
1.即何滿子。
1.唐玄宗時著名歌者。又名何滿。
2.舞曲名∥,也寫作"河"。以歌者何滿子而得名。
3.詞牌名。單調六言六句,共三十六字,或第三句多一字;又雙調七十四字。均平韻。見清萬樹《詞律》卷二。
1.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奈何。
1.怎能,何能。
2.何況。
3.何故,為何。
1.奈何。表示對人或事沒有辦法,不能把……怎么樣。
2.無奈,無可奈何。
1.猶言豈料。表示沒有想到。
多么(多帶有不以為然的口氣)~糊涂丨~相似。
1.謂起于何因。
1.無窮,無數。
1.見"何遽"。
1.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足稱許。
1.哪一天;什么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