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戰爭,通常指打仗。
2.
動詞
泛指激烈爭斗、競爭。
3.
名詞
(Zhàn)姓。
4.
動詞
哆嗦;發抖。
5.
動詞
借指比賽;角逐;爭論。
1.
作戰;戰爭。
1.出自《書·甘誓》大戰于甘,乃召六卿。
2.出自《商君書·畫策》故以戰去戰,雖戰可也。
3.出自《漢書·蕭何傳》臣等身被堅執兵,多者百余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4.出自《唐故河東節度使鄭公神道碑文》樊仆射澤以襄陽兵戰淮西,公以參謀留府。
5.出自《三國演義》蒙曰:“兵有利鈍,戰無必勝。”
2.
較量;角逐。參見“戰兵”。
1.出自《送喻坦之下第還江東》詩文戰偶未勝,無令移壯心。
2.出自《辛亥重九會安正堂》詩唯有一時詩酒戰,愿開強戶振雄铓。
3.
恐懼;發抖。
1.出自《呂氏春秋·審應》公子沓相周,申向說之而戰。
2.出自《史記·齊悼惠王世家》因退立,股戰而栗。
3.出自《宣室志》即隨僧入池中,忽覺一身盡冷,噤而戰。由是驚悟。
4.出自《醒世恒言·張孝基陳留認舅》過善聽說,氣得手足俱戰。
4.
搖晃;顫動。
1.出自《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詩盧橘子低山雨重,栟櫚葉戰水風涼。
2.出自《邯鄲記·生寤》呀,手戰寫不得。罷了,起個草,兒子代書。
3.出自《集外集拾遺·懷舊》先生講書久,戰其膝,又大點其頭,似自有深趣。
5.
姓。漢有戰兢。見《通志·氏族五》。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五》戰氏,后漢初戰兢為諫議大夫。五代有戰胎慶登進士第。
6.
泛指搏斗,爭斗。
1.出自《易·坤》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2.出自《養生論》心戰于內,物誘于外,交賒相傾,如此復敗者。
1.音調相和。
2.聲音相同。
3.比喻說同樣的話。
4.同一讀音。
1.語音相同而意義不同的詞。如"驚奇"和"旌旗","功課"和"攻克","食油"和"石油"等。
1.音律相同。比喻關系密切。
1.猶同僚。
1.《書.皋陶謨》"百僚師師,百工惟時……同寅協恭,和衷哉。"孔傳"使同敬合恭而和善。"此皋陶在帝舜前對禹所說的話◇用為同僚恭謹事君,共襄政事之典。
1.謂憂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1.見"同游"。
1.亦作"同辺"。
2.同車。形容親密無間。
1.同類。
1."同日而語"的略語。
用完全相同或大同小異的語詞來下定義。是一種錯誤的定義。如將報幕員”定義為報幕的人員”之類。
1.猶言同在一處。
1.同心;同一愿望。
2.有共同愿望的人。
1.同居諫垣。指同為諫官。
1.指水流同一源頭。
2.謂事物的來源相同。
1.音義相關,由同一語源孳生的詞或詞素。如"背"和"負"。在漢語中,有雙聲的,如"柔"和"弱"(同義),"明"和"滅"(反義);有疊韻的,如"剛"和"強"(同義),"寒"和"暖"(反義)。
1.有同一源頭﹑流向。比喻同一,統一。
1.謂起始﹑發端相同而趨向﹑終結不同。
1.見"同源異流"。
1.音﹑義相同或相近,屬同一語源的字,如"古"和"故","志"和"識"等。
1.《詩.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氛氛。"朱熹集傳"同云,云一色也。將雪之候如此。"因以為降雪之典。
1.共同乘坐車或船。
1.《詩.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鄭玄箋"澤,褻衣近污垢。"后以"同澤"用于軍人相稱或借指軍中共事。
1.同道者。謂思想﹑行為一致。
2.比喻統一。
1.一同飲酒。
1.謂共枕而寢。多指夫妻生活。
1.共知。
2.猶參佐。
3.官名。稱副職。宋代中央有同知閣門事﹑同知樞密院事,府州軍亦有同知府事﹑同知州軍事。元明因之。清代唯府州及鹽運使置同知,府同知即以同知為官稱,州同知稱州同,鹽同知稱鹽同。
1.指朝臣一同當值。
2.指一同當值者。
1.謂有共同職守者。指僚屬。
1.主旨相同。
1.對年齡大于自己的年輕男同志的親昵稱呼。多流行于南方老革命根據地。
1.治理方法相同。
清朝皇帝。即愛新覺羅·載淳”。廟號穆宗,年號同治。滿族。1861-1875年在位。即位時年僅六歲,由顧命八大臣輔佐。不久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實行垂簾聽政”。1873年親政,仍由慈禧掌權◇病死。
1.謂本質相同。
1.猶同歸。
2.謂同樣效命。
3.神態相同。
1.同一種族;同一民族。亦指同種之人。
《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后以同舟共濟”比喻齊心協力戰勝困難。
1.比喻命運相同,利害一致。
1.比喻同遭逆境。
內外由相互絕緣的同軸心導體構成的電纜內導體為銅線,外導體為銅管或網。電磁場封閉在內外導體之間,故輻射損耗小,受外界干擾影響小。常用于傳送多路電話和電視。
1.指同一屬相者。
1.指丈夫或妻。
1.明代指同時被薦舉而授官者。因名列同一咨文,故稱。
1.猶言等同于一字。
2.同一個字。
3.指異體字。
1.宗法社會指同一大宗。
2.指同一家族或同姓。
1.同一宗族。亦指同族之人。
2.同一種類。
1.同樣的罪行;同樣的罪名。
2.同樣的過失。
3.同樣論罪;同樣受到處罰。
1.一同暢飲而醉。
1.同席而坐。
2.指同席的人。
3.謂同為一事獲罪。
1.對滿人的蔑稱。滿族多佟姓,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