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代投壺所用的矢。
1.出自《禮記·投壺》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
2.
算計。
1.出自《后漢書·鄧禹傳》光武籌赤眉必破長安,欲乘舋并關中,而方自事山東,未知所寄,以禹沈深有大度,故授以西討之略。
2.出自《南郊赦書》存者可籌其官榮,逝者當錄其胤嗣,使幽明同慶,知有令長。
3.出自《酌古論二·薛公》吾以是籌之,布出上策亦敗也。
4.出自《天雨花》賤人那有人氣息,籌來難以理言論。
3.
策劃。
1.出自《史記·留侯世家》臣請借前箸為大王籌之。
2.出自《讓右仆射初表》臣隨望圣運實在權輿,時參決勝之籌,頗奏發兵之讖。
3.出自《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日間蒙新安孫友邀請,為我籌及此事,寸心如割。
4.出自《獨臥驗夢庵永夜不寐覓歸無計》詩靜里籌歸計,寒霜透薄衾。
4.
籌措。
1.出自《東齋記事》一歲,晉邸歲終籌攢年費,何啻數百萬計,惟失五百金,屢籌不出。
2.出自《關于〈海的夢〉》他愿意把房子頂給我們,已經講好了價錢,但我們籌不夠這筆錢,就只好搬家。
3.出自《談〈侵略〉這個劇本》所以只要能夠籌得到租金,民間劇團也可以有上演的機會。
5.
簽籌;算籌。記數的用具。
1.出自《北史·王勇傳》州頗有優劣,文令探籌取之。
2.出自《祭河南張員外文》衡陽放酒,熊咆虎嗥,不存令章,罰籌猬毛。
3.出自《桃花扇·鬧榭》香君卻奩一事,只怕“復社”朋友還讓一籌哩。
4.出自《且介亭雜文二集·文壇三戶》一面持籌握算,一面誦詩讀書。
6.
量詞。猶個。
1.出自《水滸傳》六籌好漢正在后堂散福飲酒,只見一個莊客報說:“門前有個先生要見。”
2.出自《古今小說·臨安里錢婆留發跡》十三籌好漢,一齊上前進發。
7.
大便時用的竹木片。
1.出自《太平御覽》石崇廁內兩婢持錦囊,是籌也。
1.猶馀響。
1.愁思。
1.見"頹響"。
1.衰老的形體。
1.破敗。
1.猶頹壞。
1.崩頹的巖石。
1.猶衰顏。容顏衰老。
1.落日。
1.廢棄學業。
1.垂頭倚靠。
2.坍塌傾側。
1.倦意。
1.指死者頹墜的遺影。
1.崩塌的城墻;敗垣。
1.頹敗幽暗。
1.形容醉后的體態,如玉山傾頹。亦用為對醉人的美稱。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
1.枯潭。
1.傾塌的墻。
1.猶言頹垣廢井。
1.猶言頹垣廢井。
1.猶言頹垣廢井。
1.亦作"頺垣廢井"。
2.倒塌了的墻﹐廢棄不用的井。形容荒涼破敗的景象。
1.猶言頹垣廢井。
1.頹靡怨恨。
1.柔軟的云。亦以喻指女子松柔的發髻。
2.墜落的云。參見"頹云駃雨"。
1.猶言崩云快雨。謂云層崩墜﹐大雨傾盆而下。
1.衰敗的命運。
1.猶頹喪。
1.頹基。
1.崩潰。
2.衰頹。
1.謂意志消沉。
1.墜落。
2.衰落。
1.猶頹放。
1.壯偉強悍。
1.亦作"魋結"。
2.結成椎形的髻。
1.見"魋髻"。
1.亦作"魋?"。
2.即瘌痢頭。
1.即瘌痢頭。
1.壯偉瀟灑貌。
1.額頭突出。常形容相貌丑陋。
1.見"蹪陷"。
1.跌進。
1.亦作"腿絣"。
2.綁腿一類的用品。
1.見"腿繃"。
1.束緊褲腿的帶子。
1.兩股之間;胯下。
1.小腿后部隆起的部分。
1.腿脡。
1.大腿。
1.古代的一種杖刑。施于腿部﹐肉綻血流如花﹐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