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腿后部隆起的部分。
1.朝廷的禮儀制度。
2.指與朝廷禮儀制度有關之物。
3.朝廷的法律。
4.指與執行朝廷法律有關之物。
1.契丹語。朋友。
1.道家謂朝拜北斗七元星君。
1.位居首席的朝臣。指尚書省的長官。
2.朝廷。
1.朝廷的恩澤。
1.謂早晨出發晩上就到達。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語出《后漢書.烏桓傳》"居止近塞﹐朝發穹廬﹐暮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
1.見"朝發暮至"。
1.吃早飯。
2.早餐﹐早飯。
1.供百官等候入朝之所。
1.君臣朝會時穿的禮服。舉行隆重典禮時亦穿著。
1.猶府朝﹐官署。
1.謂終日勤奮謹慎﹐不敢懈怠。語本《易.干》"君子終日干干﹐夕惕若厲﹐無咎。"
1.早晩。
1.朝廷的綱紀。
2.指朝廷。
1.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樂無度。
1.帝王的宮殿。
2.到宮中朝見。
1.環繞﹐拱衛。
1.古時謂藩屬國或外國使臣入朝﹐貢獻方物。
1.古代君臣上早朝時所鳴之鼓。
1.朝廷的官員。亦指中央官員。
2.宋代稱一品以下常參官員。
1.君臣上朝時所戴之冠。
1.早晨的陽光。
2.指朝陽或太陽。
1.朝廷的規劃﹑政策。
1.朝廷法度。
1.朝廷中的權貴。
1.早晨聞過﹐晩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錯誤之迅速。
1.早晨寒冷;早晨的寒冷。
1.即朝臺。
1.指漢蘇武。
1.指蘇武『武帝遣蘇武使匈奴,匈奴扣留蘇武,迫降。武不從,"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絶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徙置北海上無人處,使放牧公羊,表示須"羝乳乃得歸"。蘇武"杖漢節牧羊",吃盡辛苦,歷十九年而歸漢『僅拜為典屬國,不久又免官。事見《漢書.蘇武傳》。
1.亦作"飡芝"。
2.指修仙。傳說仙家以芝草為食。
3.指修身養性,不慕名利。
1.專供吃飯用的桌子。
1.指鳥類取食。
1.指喝剩的酒。
1.殘剩的酒肉。
2.指權貴的施舍。
1.殘缺的碑石。
1.殘缺不全的書籍。
1.兇殘威逼。
1.殘破凋敝。
1.猶殘編斷簡。
1.指戰敗后剩馀的兵將。
1.謂衰殘多病。
2.未愈的疾病。
1.殘害剝奪。
2.殘缺剝蝕。
1.冷酷無情。
1.謂途中順路(前往他處)。
1.殘存的草。
2.殘存的詩文稿。
1.秋天的蟬。
1.衰老或垂死時的喘息。
2.殘生;垂危。
1.指春天將盡的時節。
1.衰敗枯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