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數詞
兩次,第二次。
2.
動詞
表示事情或行為(將要)重復、繼續。
3.
副詞
表示一個動作將在另一個動作結束后出現,相當于“然后”。
4.
副詞
用在兩個動詞之間,表示動作的先后關系。
5.
副詞
表示另外有所補充。
6.
副詞
更;更加。
7.
副詞
表示動作、行為重復、繼續,多指未實現的或持續性的動作、行為。
8.
名詞
(Zài)姓。
1.
兩次;第二次。
1.出自《書·多方》我惟時其教告之,我惟時其戰要之,至于再,至于三。
2.出自《漢書·孔光傳》光凡為御史大夫、丞相各再。
3.出自《隸釋·漢太尉陳球碑》三剖郡符,五入卿寺,再為三公。
4.出自《圣武記》敗其外援者三,敗其城中兵者再。
5.出自《奇異的書簡·東方的明珠》許多觀眾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她表演。
2.
重復;再現。
1.出自《禮記·儒行》往者不悔,來者不豫,過言不再,流言不極。
2.出自《箜篌引》盛時不可再,百年忽我遒。
3.出自《祭妹文》悔當時不將嫛婗情狀,羅縷紀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間,則雖年光倒流,兒時可再,而亦無與為證印者矣。
3.
另外。表示有所補充。
1.出自《漁樵記》寧戚叩角而歌,齊桓公舉為上卿。還再有誰?
2.出自《紅樓夢》我看他《塞上》一首,內一聯云:“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再還有:“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這“白”、“青”兩個字,也似無理。
3.出自《書信集·致蔣抑卮》再,如來函,可寄“日本陸前國仙臺市土樋百五十四番地宮川方”為要。
4.
然后。表示一個動作將在某一情況下出現。
1.出自《漁樵記》劉家女,你欲要我認你也,你將一盆水來……直等的你收完時再成姻眷。
2.出自《紅樓夢》外頭冷得很,你且吃杯熱酒再去。
3.出自《矛盾論》為了敘述的便利起見,我在這里先說矛盾的普遍性,再說矛盾的特殊性。
5.
用于否定詞之前,表示永遠。
1.出自《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鰲魚脫卻金鉤去,擺尾搖頭再不回。
2.出自《洄溪道情·哭亡三子燝》從今后,再不聞侵晨笛飄韻。
3.出自《妯娌之間》咱們一家人,都高高興興地建設咱們的社會主義,再也不三天兩頭地鬧嘴吵架了。
6.
若,如果。
1.出自《紅樓夢》我掂著這么體沉,這再不是楊木,一定是黃松做的。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你再不走,船開了,你又沒有鋪蓋,又沒有盤纏,外國人拿你吊起來我可不管。
7.
猶一點。加強否定句語氣。
1.出自《西游記》﹝行者﹞心中埋怨道:“師父偌大年紀,再不曉得事體。”
2.出自《蜃中樓·述異》小弟自從那日想起,直想到如今,再不得明白。
8.
更;更加。
1.出自《改造我們的學習》如果有人想真正診治自己的毛病的話,我勸他把這副對子記下來,或者再勇敢一點,把它貼在自己房子里的墻壁上。
2.出自《雷雨》孩子,你可要說實話,媽經不起再大的事啦。
9.
通“載”。語首助詞。
1.出自《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東海有蟲,巢於蚊睫,再乳再飛,而蚊不為驚。
2.出自《文選·曹植〈應詔〉詩》??驂倦路,再寢再興。
10.
泛指多次。
1.出自《辛亥革命征信錄》該員(革黨參謀領袖)亦大罵瑞鐵二人為賊,直認為革黨不諱,臨刑時大呼蒼天者再,大呼大漢萬歲者再,觀者為之流淚。
11.
猶一定,絕對。
1.出自《紅樓夢》﹝薛蟠﹞一回頭見了湘蓮,如獲奇珍,忙笑道:“我說你是個再不失信的。”
12.
從;從來。用在否定詞之前,以加強語氣。
1.出自《十二樓·鶴歸樓》〔段璞〕自幼聰明,曾噪神童之譽,九歲入學,直到十九歲,做了十年秀才,再不出來應舉。
2.出自《連城璧》上官氏生得千嬌百媚,又且賢惠端莊,自十四歲進馬氏之門,到二十四歲,這十年中,夫妻兩口,恩愛異常,再不曾有一句參商的話。
1.對道士的尊稱。
指道士蓬萊羽客。參見羽化①”。
1.羽淵之窟。
1.《孔子家語.子路初見》"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括,箭的末端◇因以"羽括"謂鍛煉,磨礪。
1.指鳥類。
1.猶言沽名釣譽。
1.出賣妻室。
1.謂出賣手藝以謀生。
1.謂弄虛作假以謀私利。
1.謂受賄泄露考試題目。
1.賣文,為人撰文而接受報酬。
1.銷售不合規定標準的貨物。
1.炫耀。
1.謂憑借進言謀取利祿。
1.出賣家業。
1.施恩惠以博取正義之名聲。
1.受賄而枉斷官司。
1.象聲詞。形容聲音纖柔細長。
1.賣兒女。
2.引申指被賣之子女。
3.猶育子。
4.指鬻熊。
1.旺盛,引申謂久長。
1.氣盛貌。
1.臺名。即郁孤臺。
1.郁結,蓄積。
1.以郁金香熬制的發油。
1.高聳貌。
1.中醫病證名。表現為眩暈,甚至昏迷。
1.氣勢盛積。
1.郁積的云氣。
1.迂回曲折。
1.茂盛貌。
2.沉滯貌。
1.郁悶,不舒暢。
1.憂郁貌。
2.酣暢貌;欣悅貌。
1.滯塞不通;郁積不暢。
1.猶激揚。
1.抑郁憂悶。
1.抑郁,憂悶。
1.抑郁,郁結。
1.濃烈貌,旺盛貌。
2.憂悶貌。
1.積聚。
1.小孩自呼。
1.鬢毛額發。
1.亦作"鬰■"。
2.剪治頭發。鬰,同"剪"。
1.鬢髻。
1.鬢毛額發。
1.女子鬢發下垂貌。
1.亦作"?鬢"。
2.秀美的鬢發。
1.猶發髻。
1.小兒去發。
1.大水貌。
1.水深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