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迂回曲折。
1.古代的一種烈性醇酒。
1.銷售市場;銷路。
1.亦作"消沈"。
2.消逝。
3.情緒低落。
1.享受。
1.消除憂愁。
1.除去,使不存在。
2.猶消遣;消受。
1.消減凈盡。單,通"殫"。
1.病名。
1.消滅;清除。
1.中醫謂以藥物消散疏導。
1.猶倒賣。
1.亦作"消的"。
2.需要;須得。
3.值得;配得。
4.禁得起。
5.享受;享用。
1.見"消得"。
1.消除毒害。
2.用物理方法或化學藥品殺滅致病的微生物。
1.消減;耗費。
2.貧乏;缺少。
3.疲倦。
1.滅火和防火。亦指滅火﹑防火人員。
1.猶消耗。
通常指個人消費。人們消耗物質資料以滿足生活需要的過程。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一個環節。消費是人們生存和恢復勞動力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是生產人們的自身。生產決定消費,但從一般意義上說,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對生產產生重大影響,能促進或阻礙生產的發展。廣義上,消費還包括屬于生產本身的生產消費,如原材料的消費、活勞動的消費等。
用于個人和社會消費的那一部分國民收入。包括個人消費、文教衛生科學等方面支出以及社會保障基金和國家管理費用等。
1.供消費的物品。通常指日常生活需要的物品。
①指一定消費者群體(如兒童、婦女、青年、老年人)在不同時期對商品需求的變動趨向。它取決于購買力水平、商品供應品種和社會風尚等。②指消費開支占收入的比例。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1936年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中首先使用。他認為消費會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費的增加量一般小于收入的增加量,因而將導致社會消費需求的不足。
①指生態系統中利用有機體作為食物的生物。主要是動物,也包括某些非綠色植物。直接以植物為食的食草動物稱為初級消費者”,以初級消費者為食的食肉動物是次級消費者,捕食次級消費者的食肉動物是三級消費者,依次類推。②物質資料或勞務活動的使用者或服務對象。
消費者在有償獲得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時期內依法享有的權益。主要有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中人身和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自主選擇的權利,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準確的公平交易條件,以及人格、民族風俗習慣受到尊重的權利等。
1.消除。
1.謂消除災變,恢復正常。
1.費工。
1.舊俗入冬后,親朋相聚,宴飲作樂,謂之"消寒會"。此俗唐代即有,也叫暖冬會。見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三。
1.舊俗冬至后八十一日之計日圖。其形制不一。
①逐漸減少、消失消耗精力|消耗能量。②使消耗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③度過閑暇時間消耗光陰。④消息;音訊街上尋了三五日,不見消耗,林沖也自心下慢了。
1.干枯;枯竭。
1.花費,用掉。
1.熔化,消融。
2.謂動物或人的消化器官把食物變成可以被機體吸收的養料的過程。
3.比喻對知識﹑事物等的理解吸收。
人和動物體內對食物起化學分解作用的酶。能將攝入的食物分解成可吸收利用的營養物質。如脂肪酶把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在高等動物體內存在于消化液中。
人體中具有消化功能的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前者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后者包括唾液腺、肝臟、胰腺等。
1.毀掉。
1.猶消散﹑渙散。
1.消除禍患。
1.毀壞,使消失。
1.銷毀,毀掉。
1.銷魂。靈魂離散。形容極度的悲愁﹑歡樂﹑恐懼等。
1.消釋排遣。
2.打發掉;花費掉。
①被動;不振作消極療法|消極應付|這種態度太消極。②否定的;反面的;阻礙的消極勢力|消極因素。
1.陳望道《修辭學發凡》劃分修辭現象的兩大分野之一,與"積極修辭"相對。這種修辭大體是抽象的,概念的;以明白﹑通順﹑平勻﹑穩密等顧念事理的條件,作為修辭上必要的條項。也稱"規范修辭"﹑"一般修辭"。
1.消渴病。
2.消除疾病。
1.消瘦。
1.減少;降低標準。
2.謂消瘦。
1.消釋,融化。
1.交差;交代。
2.消受,吃掉。有詼諧意。
1.滅盡。
1.消釋;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