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談話;談?wù)摗?/p>
1.出自《論語·鄉(xiāng)黨》食不語,寢不言。
2.出自《蘇騏驥墓碣銘序》大將軍某北征,公踵軍門上謁。延入,與語兵事,大悅。
3.出自《圣武記》語亂寇之名號,則前順而后逆。
4.出自《詩·陳風·東門之池》彼美淑姬,可與晤語。
2.
話;語言。
1.出自《左傳·文公十七年》齊君之語偷。
2.出自《老學庵筆記》禁中用煙脂、皂莢多,相公已有語,更敢用檀香作倚子耶?
3.出自《渡端州峽》詩蠻語酬人翻自苦,好山不敢問何州。
4.出自《艷陽天》這神色里包含著千言萬語。
3.
字;文句。
1.出自《世說新語·文學》阮宣子有令聞,太尉王夷甫見而問曰:“老莊與圣教同異?”對曰:“將無同。”太尉善其言,辟之為掾,世謂“三語掾。”
2.出自《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詩為人性僻眈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3.出自《東軒筆錄》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
4.出自《宋史·李肅傳》十歲為詩,往往有警語。
4.
指語音。
1.出自《顏氏家訓(xùn)·音辭》吾見王侯外戚,語多不正。
5.
俗話、諺語或古書中的話。
1.出自《禮記·文王世子》語曰:“樂正司業(yè),父師司成;一有元良,萬國以貞。”
2.出自《穀梁傳·僖公二年》語曰:“唇亡則齒寒。”
3.出自《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4.出自《核工記》語云:“納須彌於芥子”,殆謂是與。
6.
即語體。參見“語體”。
1.出自《新華半月刊》語譯和編輯整理祖國醫(yī)學的著作,這是整理祖國醫(yī)藥遺產(chǎn)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7.
用以示意的動作或信號。
1.出自《與曹休箋》目語心計,不宣唇齒。
2.出自《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詩窗疏眉語度,紗輕眼笑來。
3.出自《傳奇·昆侖奴》知郎君穎悟,必能默識,所以手語耳。
4.出自又如:旗語、燈語。
8.
喻指蟲豸禽獸等啼鳴吼叫。
1.出自《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傳論》則緩耳雕腳之倫,獸居鳥語之類,莫不舉種盡落,回面而請吏,陵海越障,累譯以內(nèi)屬焉。
2.出自《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隴右節(jié)度使三十韻》廢邑狐貍語,空村虎豹爭。
3.出自《暑景》詩乳燕并頭語,紅葵相背開。
4.出自《茫茫大海中的一個小島》詩在天朗氣清的早晨,你聽不見人聲鳥語。
9.
指琴弦之聲。
1.出自《酒泉子》詞曲中情,弦上語,不堪聽!
2.出自《轆轤怨》詩門前水揚聲似雨,幽人當窗碧弦語。
10.
語法學用以表以表示詞組。
1.出自如:詞語。
11.
用作表示句子成分的術(shù)語。
1.出自如:主語,謂語。
12.
《論語》的省稱。
1.出自《無可無不可賦》是以《語》著仲尼之賢,毋意毋必;《詩》頌文王之美,不識不知。
1.淺綠色的孔雀石。
1.《景德傳燈錄.越州大殊慧和尚》"僧問'何故不許誦經(jīng),喚作客語?'師曰'如鸚鵡只學人言,不得人意。經(jīng)傳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誦,是學語人,所以不許。'"后因以"鸚鵡學舌"比喻人云亦云,沒有主見。
1.見"鸚鵡眐"。
1.病名。
1.亦作"鸚鵡盞"。
2.鸚鵡杯。
1.葬鸚鵡的墳。特指唐楊玉環(huán)葬其寵物白鸚鵡的墳。
1.在今湖北省武漢市西南長江中。相傳東漢末江夏太守黃祖長子射在此大會賓客,有人獻鸚鵡,禰衡作《鸚鵡賦》,故名◇衡為黃祖所殺,葬此。自漢以后,由于江水沖刷,屢被浸沒,今鸚鵡洲已非宋以前故地。
1.鸚鵡與猩猩。二者均為善于模仿人言的禽獸,故并稱。語本《禮記.曲禮上》"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
1.酒器名。
1.打擊和懲治。語出《詩.魯頌.閟宮》"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后以"膺懲"用作討伐﹑懲罰之意。
1.見"膺擖"。
1.猶模仿。
1.隱匿。
1.見"依庇"。
1.倚仗。
1.憑借;依靠。
2.依據(jù)。
1.謂在他人處居住或安身。
1.照舊;仍舊。
1.仍然是從前的老樣子。形容沒有變化。
1.仍舊和過去一樣。
1.謂與人親近不離。
2.依附他人。
1.猶言寄人籬下。比喻依附別人,不能自立。
1.謂把"仁"作為言行依循的標準。語出《論語.述而》"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1.形容柔弱無力。
1.指依附佛門。
1.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嶺和水流。
1.猶言著實。
2.猶踏實。
1.依賴;倚仗。
1.順從。
1.依靠訴說。
1.視某一事物的情況而轉(zhuǎn)移。
2.順從,聽從。
3.跟隨;在旁邊追隨。
1.佛教語。與"遍計所執(zhí)性"和"圓成實性"合稱"三性"。謂一切事物均由諸緣和合﹑心識變現(xiàn)而有,虛幻不實。用以說明"唯識無境"的宗旨。
1.見"依他起性"。
1.弓飾名。
1.親熱地緊貼著。
1.佛教語。謂有漏五通之一。指依靠藥力或咒術(shù)表現(xiàn)出來的神通。
1.謂依次將事情理清。
1.謂對上下各方都聽從﹑依順。
1.謂投靠別人,以求幫助。
2.指投奔某一處所,以求安身。
1.指歸土埋葬。
1.見"依托"。
1.隱約,不清晰貌。
2.細微;輕微。
1.形容樂音抑揚動聽。
1.猶言模棱兩可。
1.星名。
2.唐代諸部郎官的別稱。
1.傍晩。
1.見"依稀"。
1.見"依稀"。
1.因襲。
1.依舊,照舊。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