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地支的第十位。
2.
名詞
酉時,十二時辰之一,指下午五點(diǎn)到七點(diǎn)。
3.
名詞
(Yǒu)姓。
1.
酒。
1.出自睡虎地秦墓竹簡《田律》百姓居田舍者毋敢沽酉,田嗇夫、部佐謹(jǐn)禁御之,有不從令者有罪。
2.
成熟;老。
1.出自《淮南子·天文訓(xùn)》酉者,飽也。
2.出自《史記·律書》酉者,萬物之老也。
3.出自《說文·酉部》酉,就也。八月黍成,可為酎酒。
3.
十二地支的第十位。與天干相配,或在太歲紀(jì)年法中用以紀(jì)年。
1.出自《爾雅·釋天》太歲在酉曰作噩。
2.出自又如:農(nóng)歷乙酉年。
4.
十二生肖之一。屬雞。
1.出自《論衡·物勢》酉,雞也。
2.出自《長生殿·覓魂》戶牖啊,對金雞,朝玉兔,坎離卯酉。
3.出自《彷徨·孤獨(dú)者》釘棺材釘時,“子午卯酉”四生肖是必須躲避的。
5.
蓄水的池塘。
1.出自《房陵》祠壇歌舞雜嗟吁,下酉猶濡上酉枯。
6.
通“猶”。
1.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乙本《老子·德經(jīng)》天之道,酉張弓也。
7.
指小酉山。參見“酉穴”、“酉室”。
1.出自《送李戒庵吏部出參辰沅》詩酉穴藏書在,公余字字讎。
2.出自《答書硯》詩簾閣悄然私自問,蓬山酉室又何如?
8.
姓。三國魏有酉牧。見《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
1.出自《萬姓統(tǒng)譜·有韻》酉,黃帝十四子之一姓也。出太原。三國酉牧,陳留人。
9.
“丣”的今字。
10.
指酒器。
1.出自《通志·六書四》〔十二辰之借〕酉,卣也。
2.出自《七修類稿·天地六·支干》鄭樵,大儒也,解支干之名以為皆假借……酉,卣也。
11.
引申為收縮。
1.出自《白虎通·五行》酉者,物收斂。
2.出自《晉書·樂志上》八月之辰謂為酉,酉者緧也,謂時物皆緧縮也。
12.
十二地支的第十位。用以紀(jì)月,即農(nóng)歷八月。參見“酉仲”。
1.出自《晉書·樂志上》八月之辰謂為酉。
13.
十二地支的第十位。用以紀(jì)日。
1.出自《酒史·酒考》杜康作酒,以酉日死,故今云“酉不會客”。
14.
十二地支的第十位。用以紀(jì)時。即十七時至十九時。
1.出自《上張仆射書》寅而入,盡辰而退;申而入,終酉而退:率以為常,亦不廢事。
2.出自《后杞菊賦》朝衙達(dá)午,夕坐過酉。
3.出自《鏡花緣》或以卯酉分晝夜者,或以日出日沒分陰陽者,議論不一。
1.進(jìn)讒言之人。
1.用讒言殺害。
1.中傷他人的口舌。
1.誹謗他人的書札。
1.猶言讒賊小人。
1.讒言。
1.猶讒毀。
1.誹謗中傷﹐挑唆慫恿。
1.邪惡奸佞。
2.指邪惡奸佞之人。
3.進(jìn)讒陷害。
1.讒人。
1.誹毀冤屈。
1.奸詐妄言。
1.讒害誣陷。
1.亦作"讒?"。
2.攻訐爭吵。
1.謂因讒害而彼此產(chǎn)生仇怨。
1.見"讒間"。
1.猶讒害。
1.因進(jìn)讒言而得寵幸的人。
1.讒邪兇惡。
1.說壞話毀謗人。亦指壞話﹐挑撥離間的話。
1.《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魯人有與曾參同姓名者殺人﹐人告其母曰'曾參殺人'﹐其母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又一人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投杼下機(jī)﹐逾墻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其母懼焉。"后因以為典實(shí)﹐謂讒言多﹐使人惑亂。
1.指讒毀他人的氣焰。
1.《詩.小雅.青蠅》﹕"營營青蠅止于樊﹐豈弟君子﹐無信讒言。"鄭玄箋﹕"蠅之為蟲﹐污白使黑﹐污黑使白﹐喻佞人變亂善惡也。"后以"讒蠅"比喻讒人。
1.讒言惡語。
1.讒毀和阿諛。
2.指好讒毀﹑阿諛之人。
3.讒毀﹑阿諛之言。
1.讒言。
1.誹謗中傷﹐殘害良善。
2.指好誹謗中傷殘害良善的人。
1.惡言中傷。
1.謂好以讒言誹謗他人。哳﹐切切私語之聲。
1.因讒毀而被放逐。
1.進(jìn)讒言的兒子。
1.讒譖毀謗。
1.謂相互攻訐吵鬧。
1.見"讒?"。
1.軟弱怯懦,無所作為。
2.形容山巖嶙峋不齊。
3.形容動物或人消瘦露骨。
1.謂德行澆薄。
1.懦弱愚笨。
1.懦弱的人。
2.指病弱之人。
1.軟弱無能的婦女。
1.懦弱昏庸。
1.瘦弱的肌體。
1.謂淺陋低劣。
1.瘦弱。
1.柔弱的寡婦。
1.低劣鄙陋。
1.懦弱愚昧。
1.蒙昧無知。亦指蒙昧之輩。
1.怯懦軟弱。
1.鄙陋淺薄。
1.衰弱的身軀。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