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動植物體內(nèi)所含的液態(tài)脂肪或礦產(chǎn)的碳氫化合物的混合液體。通常把固態(tài)的動物脂肪也叫油。
2.
某些液體狀的調(diào)味料。
3.
動詞
用桐油、油漆等涂飾。
4.
動詞
被油弄臟。
5.
形容詞
狡猾。
6.
名詞
(Yóu)姓。
1.
動物的脂肪和由植物或礦物中提煉出來的脂質(zhì)物。
1.出自《博物志》積油滿萬石,則自然生火。武帝泰始中武庫火,積油所致。
2.出自《本草綱目·獸一·豕》凡凝者為肪為脂,釋者為膏為油。
2.
用油涂飾。
1.出自《茶錄·色》茶色貴白,而餅茶多以珍膏油其面。
2.出自《四世同堂》三號門外,在老槐下面有一座影壁,粉刷得黑是黑,白是白,中間油好了二尺見方的大紅福字。
3.
被油弄污或弄壞。
1.出自《儒林外史》牛玉圃見他穿著繭綢直裰,胸前油了一塊,就吃了一驚。
2.出自《春風》丁老師喝了一口湯,就裝模作樣地稱贊這是很合衛(wèi)生的:那個偷湯的家伙顯然是怕大家油壞了肚子。
4.
饞,貪吃。
1.出自《客座贅語·詮俗》徒哺啜以膏其口曰油。
2.出自《芙蓉鎮(zhèn)》結(jié)果米豆腐攤子前邊排起了隊伍,有的人吃油了嘴巴,吃了兩碗吃三碗。
5.
指油幕。
1.出自《送裴相公上太原》詩朱架早朝排立戟,綠槐殘雨看張油。
6.
浮滑;不誠實。
1.出自《機靈鬼》可是,當我跟他交談幾句話之后,看法變得糟糕透了:年紀小小的人兒,怎么這么“油”呢?
7.
興盛貌。參見“油然”。
1.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渤然興之矣。
2.出自《漢水傷稼》詩此郡雖自夏無雨,江邊多穡,油然可觀。
3.出自《沁園春·詠別》詞油然川泳云飛,但口不能言心自知。
4.出自《柳暗花明》眾人聽見他這么說,那滿懷的希望就像八月的禾苗,油然生長。
8.
色澤光潤貌。參見“油油”。
1.出自《尚書大傳》〔微子〕乃為麥秀之歌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
2.出自《補亡詩·南陔》循彼南陔,厥草油油。
3.出自《送從叔牧永州》詩郡齋無事好閑眠,粳稻油油綠滿川。
4.出自《馬食禾代田家》詩禾黍正油油,何人放馬上隴頭。
9.
和悅恭謹貌。參見“油油”“油翼”。
1.出自《禮記·玉藻》禮已,三爵而油油以退。
2.出自《馮敬山翁暨錢孺人伉儷七十序》翁乃軒髯而笑曰:“有是哉?吾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油油于此也,一日而稱千秋也可。”
3.出自《徐元修墓志銘》善飲酒,與之飲,未嘗不醉;三爵之后,油油衎衎如也。
4.出自《翁誠之墓志銘》然或退而窺公之私,于家人父子朋友之倫,油翼粹美,意細而情親,篤厚甚矣。
10.
悠然自得貌。參見“油然”“油油”。
1.出自《列女傳·柳下惠妻》且彼為彼,我為我,彼雖裸裎,安能污我,油油然與之處,仕於下位。
2.出自《陽城驛》詩人心良戚戚,我獨樂油油。
3.出自《傳習錄》元善當時洶洶,乃能以身明斯道,卒至遭奸被斥,油油然惟以此生得聞斯學(xué)為慶。
4.出自《次韻答王定國》舊雨來人今不來,油然獨酌臥清虛。
5.出自《息耕亭記》方子行于越之野,遇丈人焉,誦而耕,油然自得也。
11.
古水名。詳“油水”。
1.出自《水經(jīng)注·油水》〔孱陵〕城背油向澤。
1.示以恩寵的征命。
1.見"優(yōu)答"。
1.善作巧言謔語,阿諛取媚的人。
1.優(yōu),倡優(yōu);偶,木偶。指演戲者。
1.古代化裝表演的以諧謔為主的雜戲。
2.指表演雜戲的藝人。
3.仿效。
4.戲謔。
1.梵語。佛徒,僧尼。
1.梵語。指在家中奉佛的男子。即居士。
1.梵語。指在家中奉佛的女子。
2.指出家的女子。
1.優(yōu)厚而普遍。
1.榮升,升任顯美之職。
1.輕松。
1.美官,肥缺。指地位高或收入多的官職。缺,官職的空額。
1.安然。
2.寬裕貌。
1.富裕,充裕。
2.寬容,優(yōu)待。
3.綽有馀力。
4.指安閑富裕。
1.古代以樂舞﹑戲謔為業(yè)的藝人。
2.稱戲曲演員為優(yōu)人。
1.見"優(yōu)柔饜飫"。
1.亦作"優(yōu)柔厭飫"。
2.喻為學(xué)之從容求索,深入體味。語本晉杜預(yù)《序》"優(yōu)而柔之,使自求之;饜而飫之,使自趨之。"
1.優(yōu)厚,豐厚。
1.優(yōu)美和潤。
2.羨馀,盈馀。
1.指玉瑞及鎮(zhèn)圭之屬。
1.玉制的壓紙文具。
1.古箏的美稱。
1.見"玉巵"。
1.見"玉卮無當"。
1.芝草的一種,又稱白芝。
2.草藥名。即鬼臼。
3.草藥名。黃精別名。
4.蝦蟆別名。
5.比喻賢才。
1.亦作"玉卮"。玉制的酒杯。
2.仙女名。
1.仙草名。
1.帝旨。敬稱。
1.稱美人的手指。
2.指冰柱。
1.菊的一種。
1.對人腳步的敬稱。
2.白嫩如玉的腳。
1.形容姿貌肌膚之美。
2.指美女。
3.形容質(zhì)美如玉。
1.形容人表里俱美。
1.玉制的酒杯。亦用作酒杯的美稱。
1.傳說中玉的種子。
2.引申為對他人后嗣的美稱。
1.喻白蓮花瓣。
2.指酒杯。
1.指車。
2.指船。
3.卷軸的美稱。借指珍美的圖書字畫。
1.圓形的玉石。朱,同"珠"。
1.顆粒狀的玉。
2.比喻花蕊。
1.竹子的美稱。
2.竹的一種。
3.萎蕤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萎蕤》。
1.謂四時之氣和暢。形容太平盛世。
2.燭的美稱。
3.比喻目光。
4.樂律名。
1.玉柄麈尾。東晉士大夫清談時常執(zhí)之。
1.即玉麈。
1.石柱的美稱。
2.玉制的弦柱。亦指代琴﹑瑟﹑箏等弦樂器。
3.指額上隆起的筋肉。
4.筷子的美稱。
5.指修道者死后鼻腔分泌物。據(jù)說這是成道的征象。 6.中指的別稱。 7.山藥的別名。 8.饅頭的別名。
1.謂棟梁之材可任天下大事。
1.亦作"玉箸"。
2.玉制的筷子;筷子的美稱。
3.喻眼淚。
4.佛家指坐化時垂下的鼻涕。
5.喻小冰柱。 6.書體名。指秦李斯所創(chuàng)之小篆。
1.見"玉筯"。
1.白雕的異名。
1.見"玉磚"。
1.井上轆轤的美稱。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