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泂”。
2.
古地名。位于河南省登封縣東,潁水以北。本為春秋時周邑,后屬鄭。秦時屬潁川郡。晉時屬許昌。
1.出自《左傳·昭公元年》天王使劉定公勞趙孟於潁。
2.出自《文選·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應瑒〉》顧我梁川時,緩步集潁許。
3.出自《文選·曹冏〈六代論〉》迎帝西京,定都潁邑。
3.
姓。春秋鄭有潁考叔。見《左傳·隱公元年》。
1.出自《古今姓氏書辯證?靜韻》潁,鄭地也,鄭大夫考叔為潁谷封人,因以為氏。后漢陳留長安人潁容,字子嚴,撰春秋釋例,至今望出陳留。宋著作佐郎潁贄,策中賢良方正科,遷太子中允。
4.
水名。源出河南省登封縣嵩山西南,東南流到商水縣、納沙河、賈魯河,至安徽省壽縣正陽關入淮河。
1.出自《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川江漢,其浸潁湛。
2.出自蕭統少無宦情,有箕潁之心事,故仕世多素辭。”呂向注:“箕,山名;潁,水名。許由、巢父隱處。
3.出自《縣齋有懷》詩斸嵩開云扃,壓潁抗風榭。
1.猶鹽風。
1.煮鹽用的鍋。
1.即鹽引。明清時有的地方引﹑票并行。清代由戶部印發的稱鹽引,由各地鹽政所發的稱"鹽票"。
1.鹽店。
1.海濱出鹽處。
1.以鹽漬后曝于日光之下。
1.含有鹽分的汽水。主要供高溫下工作的人飲用。
1.鹽船裝卸停泊之橋。
1.產鹽的丘地。
2.清代鹽稅之一。
1.產鹽地區。
1.鹽稅和酒稅。
1.含有多量鹽質的泉水。亦指含鹽分甚多的礦泉。
1.政府對食鹽產銷的壟斷專賣。
1.雄健絢麗。
1.內容精深﹑氣勢雄偉的詩文。常用為他人詩文之美稱。
1.擅長寫作宏偉詩文的高手。
1.雄健威武。
2.指雄健威武而有大略之人。
3.雄渾剛健而有氣勢。
4.宋代禁軍所屬步兵名。
1.勇武狡詐。
1.雄偉險要。
1.漢代學者揚雄和劉向的并稱。
1.猶峻峭。
1.勇猛。
1.偉大的理想和抱負。
2.稱雄稱霸之心。
1.遠大的抱負和志向。
1.謂多而新穎。
1.威勢盛大貌﹔旺盛貌。
2.眾多貌。
3.形容聲音宏大。
1.熾盛明亮貌。
1.雄偉挺秀。
1.雄健美麗。
1.杰出卓異。
1.雄健飄逸。
1.勇武剛毅。
1.猶言出類拔萃。
1.勇猛威武。
1.雄健沉郁。
2.壯麗郁勃。
1.宏偉遠大。
2.壯闊貌。
1.謂勇武壯健。
1.氣勢雄闊﹑才情橫溢的辭章。
1.野心和奸詐。
1.猶壟斷。
1.謂勢力擴張﹔旺盛。
1.氣勢雄偉的篇章。
1.謂有抱負有識見。
1.深赭色。
1.高大挺拔。
1.猶重鎮。
2.強有力地鎮守。
1.爭雄。
1.雄渾剛直。
1.重要的職位。
1.指大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