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眼眵,又叫眵目糊、眼屎,眼睛分泌出來的淡黃色黏稠液體。
1.
眼中分泌出的黃色液體。俗稱眼屎。
1.出自《賓退錄》膠睫乾眵綴,粘髭冷涕懸。
2.出自《繡襦記·鳴珂嘲宴》目生眵,頭早白。
3.出自《初更后有攜酒食至者》詩癡童睡醒驚抹眵,似有神廚運倏忽。
2.
眼眶有病或眼瞼生眵。
1.出自《觀楊之美畫》詩日高腹枵眼眥眵,邂逅獲見何言疲。
2.出自《題廊前玉蘭》詩暖日蒸云目欲眵,石蘭隱幾對讎思。
3.
指眼睛。
1.出自《隱居通議·詩歌四》秋堂風露聲吾伊,青鐙一點昏兩眵。
1.《詩.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脫脫兮,無感我?guī)溬?"鄭玄箋"奔走失節(jié),動其佩飾。"后以"感帨"指男子對女子非禮相陵。感,通"撼"。搖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舉脂》"感帨驚尨,鼠有皮胡若此?攀花折樹,士無行其謂何!"
1.見"感悅"。
1.考慮自私自利的事。
1.思念。
1.亦作"感竦"。
2.感激惶恐。
1.見"感悚"。
1.感激頌揚。
1.謂因感傷而損害身體。
有所感觸而嘆息。
1.即嘆詞。表示強烈的感情以及感嘆或招呼應答之詞。如啊﹑哎﹑喂﹑哦﹑嗯﹑哼﹑哎呀﹑喲等。它不和別的詞發(fā)生組合關系。
嘆號。
帶有濃厚感情的句子,如‘哎喲!’‘好哇!’‘喲!你也來了!’在書面上,感嘆句末用嘆號。
1.感傷的眼淚。
2.感動得落淚。
1.感動天地。
1.謂此有所感而通于彼。意即一方的行為感動對方,從而導致相應的反應。語本《易.系辭上》"《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受到(恩惠),也泛指給人帶來的麻煩,自己也能親身感受到。多用來代替別人表示謝意。
1.感傷哀痛。
1.感傷悲痛。
1.沖撞奔突貌。
1.見"感慰"。
1.亦作"感尉"。
2.感激欣慰。
1.謂有感于怪異之事。
2.見物興感。
3.感動或感化他物。
有所感觸而領悟在奮斗中~到人生的真諦。
1.見"感悟"。
1.見"感欷"。
1.亦作"感唏"。
2.感激欷歔。
1.感激喜悅。
1.感激仰慕。
感激或用言語行動表示感激再三~ㄧ我很~他的熱情幫助。
1.感動心意。
1.感物寄興。
指屬于感覺、知覺等心理活動的(跟‘理性 ’相對)~認識 。
通過感覺器官對客觀事物的片面的、現象的和外部聯系的認識。感覺、知覺、表象等是感性認識的形式。感性認識是認識過程中的低級階段。要認識事物的全體、本質和內部聯系,必須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參看〖理性認識 〗。
植物受環(huán)境因素強度變化的刺激而引起的運動。是植物適應環(huán)境的表現,與刺激的方向無關。通常有感光、感溫和感震等運動。如郁金香在20~25°c開花;含羞草受到接觸、震動刺激時,小葉閉合。
1.由感性認識所獲得的知識,與理性知識相對,是知識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參見"感性"﹑"感性認識"。
1.亦作"感噎"。
2.感動得泣不成聲。
表達感想的話建廠三十五周年~。
1.感戴敬仰。
1.見"感咽"。
1.謂動搖之使其改變。感,通"撼"。
1.感激喜悅。
1.患病。
1.聞音樂而興感。
1.印象。
①某些物體或電磁裝置受到電場或磁場的作用而發(fā)生電磁狀態(tài)的變化,叫做感應。也叫誘導。②因受外界影響而引起相應的感情或動作凡是動物都有對外界的刺激發(fā)生比較靈敏的~的特性。
電磁感應現象中產生的電動勢。常用符號e表示。當穿過某一不閉合線圈的磁通量發(fā)生變化時,線圈中雖無感應電流,但感應電動勢依舊存在。當一段導體在勻強磁場中做勻速切割磁感線運動時,不論電路是否閉合,感應電動勢的大小只與磁感應強度b、導體長度l、切割速度v及v和b方向間夾角θ的正弦值成正比,即e=blvsinθ。
由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如日常使用的市電。也叫感生電流、應電流。
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將低壓直流電變成高電壓的裝置。由繞在鐵芯上的線徑粗、匝數少的原線圈和線徑細、匝數多(約為原線圈的數百倍)的副線圈以及斷續(xù)器等組成。工作原理是當接通連接原線圈的低壓電池組時,通過斷續(xù)器使原線圈中形成脈動電流,由于自感和互感,使副線圈產生數萬伏高電壓。實驗室中常用于激發(fā)低壓氣體放電。
1.感激詠頌。
1.感化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