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翻譯。把一種語言文字轉(zhuǎn)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
1.出自《禮記·王制》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dá)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
2.出自《周禮·秋官·序官》象胥
3.出自《隋書·經(jīng)籍志四》永平中,法蘭又譯《十住經(jīng)》。
4.出自《澹定集·致鐵凝信(三)》這本書,我只讀過周揚(yáng)同志譯的上卷,下卷沒讀過。
2.
指翻譯人員。
1.出自《漢書·佞幸傳·董賢》單于怪賢年少,以問譯。
2.出自《資治通鑒·漢靈帝中平三年》丘力居等聞?dòng)葜?,喜,各遣譯自歸。
3.
指語言不通的異域。
1.出自《后漢書·東夷傳論贊》雜華澆本,遂通有漢。眇眇偏譯,或從或畔。
4.
闡述;詮釋。
1.出自《潛夫論·考績》夫圣人為天口,賢人為圣譯。
2.出自《天對(duì)》盡邑以墊,孰譯彼夢?
5.
變易;改變。參見“譯形借聲”。
1.出自《古史鉤沉論三》漢之徒隸寫官,譯形借聲,皆起而與圣者并有權(quán)。
6.
通“繹”。尋繹。參見“譯審”:尋繹細(xì)察,弄明白。
1.出自《條陳海防經(jīng)略事疏》譯審來寇之端,敕彼國王,令其查治惡逆,斂戢屬夷,使不敢再犯。
7.
通“擇”。選擇。參見“譯居”:選擇居處。
1.出自《隸釋·漢孟郁修堯廟碑》天生仲山甫,翼佐中興,宣平功遂,受封於齊。周道衰微,失爵亡邦,后嗣乖散,各相土譯居。
1.傳說中的龍子。亦為屋脊裝飾物鴟尾的別稱。
1.古代王侯﹑貴官所穿的蟒服。
1.螭紐官印和魚符。古代帝王賜予貴官的兩種符信。代指官員。
1.帷帳上的云龍圖案。亦指有這種圖案的帷帳。
1.墓碑的代稱。古時(shí)墓碑額刻螭形﹐座作龜形﹐故稱。
1.古謂能害人的山澤之神怪。亦泛指鬼怪。
2.常喻指壞人或邪惡勢力。
3.指荒涼﹑邊遠(yuǎn)的地區(qū)。語本《左傳.文公十八年》﹕"投諸四裔﹐以御螭魅。"
1.見"魑魅魍魎"。
1.害人的鬼怪的統(tǒng)稱。
1.鬼怪。
1.牛反芻時(shí)回嚼的草??勺髦兴?。
1.竹名。
1.竿頭布黐用以粘鳥的竿子。
1.木膠。
1.謂被黐膠黏住。
1.捕鳥用的器具。
1.放松戒備。
1.崩毀。
1.亦作"?兵"。
2.放下武器。
1.拖沓。
1.懈怠,放松。
1.亦作"?擔(dān)"。
2.放下?lián)樱⒓纭?
3.指推卸責(zé)任。
4.指棲息。
1.猶放蕩。
1.懈怠。
2.指懈怠的士卒。
1.松散損壞。
1.亦作"?防"。
2.解除防備。
1.松弛。
敗壞;荒廢禮法弛廢|弛廢學(xué)業(yè)。
1.亦作"?弓"。
2.放松弦的弓。
3.指放松弓弦。
1.謂網(wǎng)開三面。喻施恩德。
1.廢射侯。
1.亦作"?壞"。
2.廢弛敗壞。
1.亦作"?緩"。
2.松弛不嚴(yán)。
3.放松,緩和。
1.猶毀壞。
1.謂解除警衛(wèi)。
1.亦作"?禁"。
2.解除禁令。
1.廢絕;絕滅。
1.懈怠荒廢。
1.止息勞役。
1.猶廢棄。
1.亦作"?慢"。
2.懈怠輕忽。
1.猶疏失。
1.緩期,延期。
1.猶廢棄。
1.亦作"?柝"。
2.廢巡更。
1.松懈玩忽。
1.廢弛的綱紀(jì)。
1.亦作"?紊"。
2.松弛紊亂。
1.亦作"弛懸"。
2.收藏鐘磬等懸掛的樂器。謂罷樂。
1.猶推卸。
1.松懈;放松。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qǐng)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gè)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duì)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