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咿呀”。①形容某些物體摩擦時發出的聲音。隔壁傳來咿咿呀呀的胡琴聲。②形容小孩子學話的聲音。
2.
見“咿唔”。擬聲詞,形容讀書的聲音。
1.
亦作“吚”。
2.
象聲詞。參見“咿唔”、“咿喔”、“咿呀”。
1.出自《憶書》曾祖父少懦,日咿唔於書塾中。
2.出自《論文學之勢力及其關系》或持稿咿唔,或仰空呼吸,以調暢其喉舌。
3.出自《華蓋集·這個與那個》倘其咿唔日久,對于舊書有些上癮了,那么,倒不如去讀史。
4.出自《廣志繹·江北四省》衛尉材官,舍介胄、釋弓矢,而學以咿唔相高,非其業也。
5.出自《納涼聯句》儒庠恣游息,圣籍飽商搉。危行無低徊,正言免咿喔。
6.出自《射雉詞》遙聞咿喔聲,時見雙飛起。
7.出自《琵琶記·伯喈辭官辭婚不準》三唱天雞咿咿喔喔,共傳紫陌更闌。
8.出自《曉行》詩咿喔晨雞鳴,仆夫駕輪鞅。
9.出自《富春行贈范振》詩鼓聲冬冬櫓咿喔,爭湊富春城下泊。
10.出自《瓜棚柳巷》船尾,有個人咿呀搖櫓。
(社會 )騷動變亂。
機車或其他機械上跟動力直接相連的輪子。
①把心臟中壓出來的血液輸送到全身各部分的血管。②比喻重要的交通干線。
主動脈弓。
病,動脈管壁增厚,彈性減弱,管腔狹窄,甚至完全堵塞。多由高血壓、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增多等引起。
動脈硬化的一種,大、中動脈內膜出現含膽固醇、類脂肪等的黃色物質,多由脂肪代謝紊亂、神經血管功能失調引起。常導致血栓形成、供血障礙等。也叫粥樣硬化。
1.方言。指動手打人等野蠻行為。
接觸物體之間保持相對運動時的摩擦。
1.目光被引動;使人注目。
1.用腦筋想;出主意。
物體由于機械運動而具有的能,它的大小是運動物體的質量和速度平方乘積的1/2。
描述做功和物體動能變化的定量關系∠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增量∠外力對物體做多少正功(或負功),物體動能就增加(或減少)多少。
1.猶動心。
2.猶思忖。
發怒。
1.謂內心受到強烈震動。
1.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1.方言。動不動。
生氣病中不宜~ㄧ我從來沒有看見他動過氣。
1.因原建筑拆除而搬遷。
1.指城市里因建筑施工等原因而動遷的住戶。
①情緒激動她越說越~,淚水嘩嘩直流。②產生愛慕的感情。
感動人美麗~ㄧ~的歌聲 。
1.形容使人感動或震驚。
激動人心;非常動人這是個多么~的場面,也說動人心魄。
臉上出現受感動的表情觀者無不為之~。
1.見"動容"。
1.見"動容"。
1.謂臉上顯出受感動的表情。
2.謂景色變化。
啟程;出發行李都打好了,明天早上就~。
1.日常應用的器具。
1.謂治理經國大業。
2.指日常應用器具。
①開始做;做早點兒~早點兒完ㄧ大家一齊~。②用手接觸展覽品只許看,不許~。③指打人兩人說著說著就動起手來了。
1.謂男女間挑逗﹑戲弄一類的舉動。
2.指動手打人。
3.指實際著手去做某一件事情。
①(事情)變化發展的情況科技~ㄧ從這些圖片里可以看出我國建設的~。②藝術形象表現出的活動神態畫中人物,~各異,栩栩如生。③運動變化狀態的或從運動變化狀態考察的~工作點ㄧ~電流ㄧ~分析。
聽起來使人感動或者感覺有興趣娓娓~ㄧ極平常的事兒,讓他說起來就很~。
刨地(多用于建筑、安葬等)。
1.洞察精微。
客套話,請問不敢~,您是從北京來的嗎?
使用武力(包括毆打、發動戰爭)。
1.動搖。
生物的一大類,這一類生物多以有機物為食料,有神經,有感覺,能運動。
來源于動物的纖維,如蠶絲、羊毛等。
又稱比較心理學”。研究不同進化水平的動物的行為特點及其規律的心理學分支學科。任務是對動物行為進行描述、分析和分類,比較不同種動物的行為的生物學特征并確定和闡明它們之間的關系等。
研究動物的形態、生理、生態、分類、分布和怎樣控制動物的學科。
從動物取得的油脂,如牛油、豬油、鯨油等。供食用,也可以做潤滑劑和化工原料。
飼養許多種動物(特別是科學上有價值或當地罕見的動物 ),供人觀賞的公園。
1.感悟。
1.指出仕與退隱。
2.活動與休息。
3.引申為人的動止起居。
4.猶動靜。情況,消息。
活動或發展的方向思想~ㄧ市場~ㄧ偵察敵人的~。
1.開始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