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同“焰”。亦作“焔”。亦作“熖”。
2.
火苗。
1.出自《馬汧督誄》鍤未見鋒,火以起焰。
2.出自《對燭賦》光清寒入,焰暗風過。
3.出自《撼庭秋》詞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
4.出自《三國演義》〔孫策〕叱左右將于吉扛上柴堆,四下舉火,焰隨風起。
5.出自《說岳全傳》但見滿山紅焰,火勢滔天。
3.
火光;輝光。
1.出自《抱樸子·勤求》鑿石有余焰,年命已凋頹矣。
2.出自《元和圣德詩》紫焰噓呵,高靈下墮。
3.出自《燈宵別興》詩明殊螢火囊中焰,殘敵鄰人壁上輝。
4.
照耀。
1.出自《燈賦》動鱗甲於鯨魚,焰光芒於鳴鶴。
2.出自《圣武記》詰朝大戰,風北來,炮火及茅葦,野燎焰天。
5.
燃燒。
1.出自《宣室志》于是里人數輩,夜尋其光,俯而觀之,其光自土而出,若焰薪火。
2.出自《答衍師見贈》詩深房煮山藥,乾葉焰風銚。
6.
猶熏。
1.出自《蟲豸》詩叢穢卑褊,蒸瘴陰郁,焰為蟲蛇,備有辛螫。
7.
比喻灼人的氣勢。參見“焰勢”。
1.出自《顏魯公文集后序》觀所奏論事,先白長官之疏,嬰逆鱗,陵焰勢,抗言不忌。
1.泛指田間水道。
1.畫冊。
1.畫卷。
1.描摹。
1.描繪渲染。
見〖繪影繪聲〗。
1.同"繪聲繪色"。
1.同"繪聲繪色"。
1.同"繪聲繪色"。
1.描繪修飾。
1.在白色底子上繪畫。引申指圖畫。指繪畫。
繪制圖樣或地圖等。
1.畫像。
1.畫圖。
1.彩繪絢麗。
1.謂畫出人物肖像。
1.寫真;畫肖像。
畫(圖表)~工程設計圖。
1.薈萃。
1.草木叢聚隱翳。亦指枝葉繁茂隱翳的草木。
1.匯集瑣碎的事物。
1.教導﹐告誡。
1.教誨﹐告誡。
1.教誨存問。亦用以敬稱對方的書信。
1.亦作"誨道"。
2.教誨誘導。
1.誘人盜竊。
1.見"誨導"。
1.教誨開導。
1.誘發妒忌之心。
1.教之向善。谷﹐善。
1.對對方來信的敬稱。
1.對對方書信的敬稱。
1.教育﹐教導。
1.引誘人做奸惡淫蕩等壞事。
1.教誨勸勉。
1.教誨。
1.教誨接引。
1.教誨告誡。
1.謂教誨百姓生財之道。
1.教給計謀。
1.教誨以真情相待。
1.訓誨斥責。
1.見"誨人不倦"。
1.教誨的神情。
1.教導曉示。
2.常用以敬稱對方的書信。
1.猶教授。
1.教誨和存問。
1.教誨之心。
1.教導的話。
1.猶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