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上向下加以重力。
1.出自《國語·魯語下》夫棟折而榱崩,吾懼壓焉。
2.出自《論衡·紀妖》樓臺不壞,是天不至地。不至地,則不得壓己。
3.出自《詠雪贈張籍》日輪埋欲側,坤軸壓將頹。
4.出自《夏日晚涼》詩筍梢成翠堆輕籜,梅實翻黃壓嫩枝。
5.出自《寒夜》他坐在凳子上喘氣,兩只手壓在兩個膝頭上。
2.
崩壞。
1.出自《說文·土部》壓,壞也。
2.出自《新唐書·裴延齡傳》朕所居浴堂殿,一棟將壓,念易之,未能也。
3.
以權勢或強力抑制;逼迫。
1.出自《公羊傳·文公十四年》子以大國壓之,則未知齊、晉孰有之也。
2.出自《袁氏先廟碑》春秋世,陳常壓於楚,與中國相加尤疏。
3.出自《紅樓夢》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
4.出自《路》咱們當然會干,還用手提機關壓著咱們才干嗎?
4.
殺。參見“壓羊”。
1.出自《戰國策·齊策三》且臣聞齊衛先君,刑馬壓羊,盟曰:“齊衛后世,無相攻伐;有相攻伐者,令其命如此。”
5.
逼近。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鄢陵之役,楚晨壓晉軍而陳,晉將遁矣。
2.出自《新唐書·藩鎮傳·吳少誠》乃詔烏重胤兼汝州刺史,引軍壓其境。
3.出自《保衛延安》太陽快壓山的時候,部隊在沒有人煙的森林里宿營了。
6.
超越;居于其他事物之上。
1.出自《與蕭翰林俯書》才不能逾同列,聲不能壓當世。
2.出自《貢院定奪科場不用詩賦狀》每遇廷試,亦以論壓詩賦為先后升降之法,庶成先帝之志,永底人文之盛。
3.出自《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高贊訪得他子弟才不壓眾,貌不超群,所以不曾許允。
7.
克制;按捺。
1.出自《楚辭·九辯》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壓桉而學誦。
2.出自《東方》什么時候提起來,都壓不住心頭的激動。
8.
覆蓋;籠罩。
1.出自《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2.出自《舟中》詩疾如萬騎千里來,氣壓三江五湖上。
3.出自《坐羊皮筏到雁灘》暮色壓下來了,壓著連山,壓著林木,壓著黃河,也壓著我們的眉梢。
9.
擱;藏。
1.出自《東方》成社的事一直壓在她的心頭。
2.出自《黎明的河邊·老交通》他的抽屜里老是壓著隔日來的信件和報紙。
10.
同“押”。參見“壓韻”、“壓車”等。
1.出自《詩》平側不解壓,凡言取次出。
11.
鎮住,以優勢或力量使人服從。
1.出自《水滸傳》孫提轄騎著馬,彎著弓,搭著箭,壓在后面。
2.出自《紅樓夢》況且我又年輕,不壓人,怨不得不把我擱在眼里。
12.
蓋印。
1.出自《墨緣匯觀錄》本帖左下角有一朱文大古印,文不能辨,后紙壓內府圖書之印。
13.
塞補;存儲。參見“壓裝”。
1.出自《聊齋志異·細柳》〔母〕末又以鋌金一枚付之,曰:“此乃祖宦囊之遺,不可用去,聊以壓裝,備急可耳?!?/p>
2.出自《郎潛紀聞》〔黃莘田〕罷官歸里,壓裝惟端溪石數枚,因名所居曰“十硯齋”。
14.
釀酒的一種方法。參見“壓酒”。
1.出自《齊民要術·作酢法》至十月中,如壓酒法,毛袋壓出,則貯之。
2.出自《念奴嬌》詞橫臥云峰千疊嶂,風旆槽香新壓。
3.出自《送入我門來·釀酒》詞糟床壓,夜悄真珠碎滴,響亂蕭齋。
15.
書法術語。用筆以食指上節端壓定筆管之右曰壓。
1.出自《歷代詩話·元詩·撥鐙》楊升庵日:虞伯生題《畫古木詩》:”后主撥鐙法?!鄙w江南李后主云:“害有七字法,謂之撥鐙法,日:擫、壓、鉤、揭、抵、導、送也。“
16.
賭博者在某一門上下注。參見“壓寶”。
1.出自《牧豬閑話》壓寶者,以一制錢閉置盒中,分青龍、白虎、前、后四方之位,以錢壓得“寶”字者為勝。
2.出自《履園叢話·惡俗·賭》擲狀元牙牌之戲,曰打天九、斗獅虎,以及壓寶搖攤諸名色,皆賭也。
3.出自《艷陽天》就像壓寶,蓋子不揭開,是黑是紅,誰也不放心。
①自殺丞相總統大軍,豈可自戕?②自己損害自己的身體你這樣不吃不喝,身體搞成這模樣,不是自戕嗎?
1.亦作"自強"。
2.自己努力圖強。
自己努力圖強,永不懈怠以自強不息的精神積極參加祖國的四化建設。
1.近來。
1.亦作"自罄"。
2.自縊。
1.見"自磬"。
1.自己去尋求更多的福祉。
1.委屈自己。
2.謂用盡自己的力量。
1.自己招致。
2.謂自己取代之。
3.自娶。
1.見"自取罪戾"。
1.謂自己惹來的麻煩﹐自己招來的懲罰。
1.謂自招罪過。
1.保全自己。
1.自我勸勉。
2.猶自酌。勸﹐謂勸酒。
①即自然界”。廣義指具有無窮多樣性的一切存在物,與宇宙、物質、存在、客觀實在等范疇同義,包括人類社會。狹義指與人類社會相區別的物質世界。通常分為非生命系統和生命系統。被人類活動改變了的自然界,通常稱為第二自然或人化自然。②天然而非人工的自然銅|自然力|自然風光|自然資源。③自然而然;按事物內部規律發展變化自然免疫|順其自然|自然消亡|他自然能想出辦法來。④自若,不拘束,不呆板動作自然|表情自然|他表演得很自然。⑤副詞。當然你是他父親,他自然聽你的|你去請他,他自然會來。⑥連詞。表示轉折我們不能過分強調條件,自然,也不能不講條件|寫文章要注意表達形式,自然,更重要的還是內容。
凡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功能性質的保護區的總稱。通常指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自然地帶的環境和生態系統、珍貴稀有動物自然棲息地及其他自然歷史遺紀重要的水源地等。受相關法律保護。有國家級與地方級之分。
1.猶言惡貫滿盈。語本《書.泰誓上》"商罪貫盈﹐天命誅之。"
1.形容罪惡極多且重﹐猶如山積。
1.喻罪惡極大。
1.罪惡非常明顯。
1.懲辦;處罰。
1.罪罰。
亦稱犯人”。被法院定罪處刑,而且判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人。
1.因罪流放。
1.罪責;過失。
1.本作"罪當萬死"。
2.形容罪惡極大。
1.過錯;詬病。
1.佛教語。指罪孽。蓋以其如污垢玷人自性。
1.猶罪咎。
1.《詩.小雅.小明》"豈不懷歸﹐畏此罪罟。"按﹐罪﹑罟皆為網﹐然鄭玄箋曰"我誠思歸﹐畏此刑罪羅網我﹐故不敢歸爾。"直以罪為刑罪◇人遂宗其說﹐釋為罪網。
①過失;過錯自言罪過。②表示有愧、于心不安的謙辭,猶言不敢當勞您親自送來,真是罪過。
1.罪過。
1.罪愆。
1.災禍。
2.邪惡的罪人。
1.罪犯的名冊。亦泛指罪戾。
1.引咎自責。
1.帝王引咎自責的詔書。
1.責罰而鄙棄之。
1.過失;罪愆。
1.處罪的科條。
1.佛教語。猶苦難。謂因為罪孽而蒙受苦難。
1.罪狀的條款。
1.罪首。
造成罪惡災禍的主要之人罪魁禍首豈能輕饒。
1.猶罪過。
1.犯罪的案例。
1.罪愆。
1.古時罪人家屬之男性沒入官府為奴者。
2.泛指罪人。
1.罪誅。
1.治罪的律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