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上向下加以重力。
1.出自《國語·魯語下》夫棟折而榱崩,吾懼壓焉。
2.出自《論衡·紀妖》樓臺不壞,是天不至地。不至地,則不得壓己。
3.出自《詠雪贈張籍》日輪埋欲側,坤軸壓將頹。
4.出自《夏日晚涼》詩筍梢成翠堆輕籜,梅實翻黃壓嫩枝。
5.出自《寒夜》他坐在凳子上喘氣,兩只手壓在兩個膝頭上。
2.
崩壞。
1.出自《說文·土部》壓,壞也。
2.出自《新唐書·裴延齡傳》朕所居浴堂殿,一棟將壓,念易之,未能也。
3.
以權勢或強力抑制;逼迫。
1.出自《公羊傳·文公十四年》子以大國壓之,則未知齊、晉孰有之也。
2.出自《袁氏先廟碑》春秋世,陳常壓於楚,與中國相加尤疏。
3.出自《紅樓夢》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
4.出自《路》咱們當然會干,還用手提機關壓著咱們才干嗎?
4.
殺。參見“壓羊”。
1.出自《戰國策·齊策三》且臣聞齊衛先君,刑馬壓羊,盟曰:“齊衛后世,無相攻伐;有相攻伐者,令其命如此?!?/p>
5.
逼近。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鄢陵之役,楚晨壓晉軍而陳,晉將遁矣。
2.出自《新唐書·藩鎮傳·吳少誠》乃詔烏重胤兼汝州刺史,引軍壓其境。
3.出自《保衛延安》太陽快壓山的時候,部隊在沒有人煙的森林里宿營了。
6.
超越;居于其他事物之上。
1.出自《與蕭翰林俯書》才不能逾同列,聲不能壓當世。
2.出自《貢院定奪科場不用詩賦狀》每遇廷試,亦以論壓詩賦為先后升降之法,庶成先帝之志,永底人文之盛。
3.出自《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高贊訪得他子弟才不壓眾,貌不超群,所以不曾許允。
7.
克制;按捺。
1.出自《楚辭·九辯》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壓桉而學誦。
2.出自《東方》什么時候提起來,都壓不住心頭的激動。
8.
覆蓋;籠罩。
1.出自《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2.出自《舟中》詩疾如萬騎千里來,氣壓三江五湖上。
3.出自《坐羊皮筏到雁灘》暮色壓下來了,壓著連山,壓著林木,壓著黃河,也壓著我們的眉梢。
9.
擱;藏。
1.出自《東方》成社的事一直壓在她的心頭。
2.出自《黎明的河邊·老交通》他的抽屜里老是壓著隔日來的信件和報紙。
10.
同“押”。參見“壓韻”、“壓車”等。
1.出自《詩》平側不解壓,凡言取次出。
11.
鎮住,以優勢或力量使人服從。
1.出自《水滸傳》孫提轄騎著馬,彎著弓,搭著箭,壓在后面。
2.出自《紅樓夢》況且我又年輕,不壓人,怨不得不把我擱在眼里。
12.
蓋印。
1.出自《墨緣匯觀錄》本帖左下角有一朱文大古印,文不能辨,后紙壓內府圖書之印。
13.
塞補;存儲。參見“壓裝”。
1.出自《聊齋志異·細柳》〔母〕末又以鋌金一枚付之,曰:“此乃祖宦囊之遺,不可用去,聊以壓裝,備急可耳。”
2.出自《郎潛紀聞》〔黃莘田〕罷官歸里,壓裝惟端溪石數枚,因名所居曰“十硯齋”。
14.
釀酒的一種方法。參見“壓酒”。
1.出自《齊民要術·作酢法》至十月中,如壓酒法,毛袋壓出,則貯之。
2.出自《念奴嬌》詞橫臥云峰千疊嶂,風旆槽香新壓。
3.出自《送入我門來·釀酒》詞糟床壓,夜悄真珠碎滴,響亂蕭齋。
15.
書法術語。用筆以食指上節端壓定筆管之右曰壓。
1.出自《歷代詩話·元詩·撥鐙》楊升庵日:虞伯生題《畫古木詩》:”后主撥鐙法?!鄙w江南李后主云:“害有七字法,謂之撥鐙法,日:擫、壓、鉤、揭、抵、導、送也?!?/p>
16.
賭博者在某一門上下注。參見“壓寶”。
1.出自《牧豬閑話》壓寶者,以一制錢閉置盒中,分青龍、白虎、前、后四方之位,以錢壓得“寶”字者為勝。
2.出自《履園叢話·惡俗·賭》擲狀元牙牌之戲,曰打天九、斗獅虎,以及壓寶搖攤諸名色,皆賭也。
3.出自《艷陽天》就像壓寶,蓋子不揭開,是黑是紅,誰也不放心。
1.猶言百區之田。畦﹐田間分區之田隴。
1.眾多的騎從。一人一馬合稱騎。
2.唐初禁軍之一。
1.成百上千。喻眾多。
1.猶言多種多樣。
1.晉皇甫謐《高士傳.嚴遵》"嚴遵﹐字君平﹐蜀人也。隱居不仕﹐常賣卜于成都市﹐日得百錢以自給﹐卜訖﹐則閉肆下簾﹐以著書為事。"后以"百錢卜"泛指問卜。
1.指各種農具。
1.見"百巧千窮"。
1.謂有多種才能的人反而貧困不堪。
1.一切鳥獸。
2.眾鳥。
1.指鳳凰。
1.一萬畝。極言土地之廣。
2.地名。在今甘肅省境內﹐舊時為氐族楊氏世居之處。
1.多次乞求。
1.猶百年。喻時間長。
1.猶萬全;百無一失。
1.猶言萬全之計。
①在河北邢臺市。有十五個泉群,水量大,水質好,是當地工農業和生活用水水源。②在河南輝縣市。泉水匯聚為巨池。經歷代開鑿成湖,面積為34萬平方米〓畔遍布亭臺樓榭和寺祠院殿。有唐宋以來石刻碑銘。為河南著名風景區。
1.猶言多次回旋。
1.滿百人的概數。
2.山名。在今湖北省漢陽縣西南。
1.眾多重臣被召的盛會。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寵禮》"孝武在西堂會﹐伏滔預坐。還﹐下車呼其兒﹐語之曰'百人高會﹐臨坐未得他語﹐先問"伏滔何在﹐在此不?"此故未易得。為人作父如此﹐何如?'"
1.多忍耐;百般忍耐。唐鄆州壽張人張公藝﹐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祀泰山﹐路過鄆州﹐至其宅﹐問其由。公藝請紙筆﹐但書百馀"忍"字。見《舊唐書.孝友傳.張公藝》◇張姓常以"百忍"為堂名﹐本此。
1.《舊唐書.孝友傳.張公藝》"鄆州壽張人張公藝﹐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過鄆州﹐親幸其宅﹐問其義由。其人請紙筆﹐但書百余'忍'字。"后以"百忍成金"形容忍耐的可貴。
1.八尺為仞。百仞﹐形容極深或極高。
1.多日。指較長的時間。
2.特指人死后的第一百天。舊俗人死百日﹐喪家多延僧誦經拜懺。
1.紫薇的別名。
1.一種早熟的稻。
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于五歲以下兒童,大多流行于冬、春兩季。特征是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并有似雞鳴”樣深吸氣。未經治療,病程可長達三個月以上,故名。
1.一種成熟較早的粟。
1.也稱竹葉松。常綠喬木。葉互生或輪生﹐線狀披針形﹐種子球形。木材堅韌﹐供建筑及制作家具等用。
拿破侖第二次統治法國時期的稱謂。1815年3月,拿破侖從流放地厄爾巴島逃出,20日重返巴黎再次登位。6月18日,他在滑鐵盧戰役失敗后,于22日第二次宣布退位。這次復辟前后約一百天,史稱百日王朝”。
1898年(戊戌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了一系列變法法令。主要內容有政治方面,提倡官民上書言事,改定律例,裁撤冗員,澄清吏治。經濟方面,倡辦各種實業,保護和獎勵農、工、商業的發展,改革財政,編制預算、決算。文化方面,普遍設立學堂,準許創立報館、學會,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八股,獎勵科學著作和發明。至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為止,歷時一百零三天,史稱百日維新”。
1.古代對西方各少數民族的總稱。
1.許多繁雜的事情。
1.周代酒器。周圍有二百十六乳﹐故名。
1.種種祥瑞。
1.各種顏色。
2.各式各樣。
1929年12月11日,共產黨人鄧小平、雷經天、張云逸、韋拔群等領導廣西警備第四大隊、教導總隊和右江農民在廣西百色舉行武裝起義,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張云逸任軍長,鄧小平任前敵委員會書記兼政委,開辟了右江革命根據地。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右江上游,鄰接云南省。1983年設市。人口307萬(1995年)。為廣西西部交通及物資集散中心。名勝古跡有粵東會館(紅七軍軍部舊址)、清風樓(紅七軍政治部舊址)。
1.各種好事。
1.鳥名。善鳴﹐其聲多變化。
1.即百舌鳥。
1.鳥名。又名烏鶇。益鳥。喙尖﹐毛色黑黃相雜﹐鳴聲圓滑。
1.即百舌鳥。
1.百里一宿。謂長途跋涉。
1.見"百舍重趼"。
1.亦作"百舍重繭"。
2.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長途奔走﹐十分辛勞。
1.各種現象。
1.謂一身死百次。一說﹐一百人的生命。語出《詩.秦風.黃鳥》﹕"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2.謂有一百條生命。
1.見"百身莫贖"。
1.亦作"百身何贖"。
2.謂一身雖百死亦不能補償。
1.指各種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