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較差(多用于否定式)。
2.
名詞
化合價較低的;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個氫原子或氧原子的。
3.
形容詞
次一等的。
4.
名詞
指亞洲,世界七大洲之一。
5.
名詞
(Yà)姓。
1.
亦作“亜”。
2.
次;次于。表示時間或空間的先后。
1.出自《儀禮·士虞禮》俎入,設于豆東,魚亞之。
2.出自《國語·吳語》吳公先歃,晉侯亞之。
3.出自《西京賦》后宮嬖人、昭儀之倫,常亞於乘輿。
4.出自《蜀都賦》亞以少城,接乎其西。
3.
低于;低。表示等級的高低。指低一等。見“亞軍”、“亞大夫”、“亞熱帶”。
1.出自《左傳·襄公十九年》圭媯之班,亞宋子而相親也。
2.出自《封氏聞見記·圖畫》鄭虔亦工山水,名亞於維。
3.出自《桃花扇·截磯》昆生義氣,不亞敬亭,今日正好借重。
4.出自《趙子曰》趙子曰狠了心把這樣生硬的話向歐陽天風棉軟的耳鼓上刺!這一點決心,不亞于辛亥革命放第一聲炮。
4.
低矮。
1.出自《和友封題開善寺十韻》亞樹牽藤閣,橫查壓石橋。
2.出自《尋僧元皎因贈》詩高松連寺影,亞竹入窗枝。
5.
垂;低垂。
1.出自《對雪獻薛常侍》詩松裝粉穗臨窗亞,水結冰錐簇溜懸。
2.出自《柳初新》詞東郊向曉星杓亞,報帝里,春來也。
3.出自《游弘濟寺》詩娑羅落高陰,傍戶枝柯亞。
4.出自《野草·秋夜》有幾枝還低亞著,護定他從打棗的竿梢所得的皮傷。
6.
俯;偃俯。
1.出自《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舟人漁子入浦溆,山木盡亞洪濤風。
2.出自《望云騅馬歌》亞身受取白玉羈,開口銜將紫金勒。
3.出自《拋球樂》詞弱柳困,宮腰低亞。
7.
壓;低壓。
1.出自《上巳日徐司錄林園宴集》詩鬢毛垂領白,花蕊亞枝紅。
2.出自《漁家傲》詞葉重如將青玉亞,花輕疑是紅綃掛。
3.出自《寨兒令·秋千》曲釧鈴瓏響亞紅綿,汗模糊濕褪花鈿。
8.
拂。
1.出自《紅芍藥》詩煙輕琉璃葉,風亞珊瑚朵。
2.出自《書吳道隱林亭》詩橘枝亞路黃苞重,井脈牽湖碧甃深。
3.出自《綺羅香·桃園曉行同分虎賦》詞甚西風吹亞霜砧,數枝遮浣女。
9.
掩映;掩閉。
1.出自《金陵雜題》詩古樹著行臨遠岸,暮山相亞出微煙。
2.出自《初秋夢故山覺而有作》詩遙山已漸隱,村巷亞竹扉。
3.出自《豫讓吞炭》見個矮闊闊階基,將板門兒亞。
4.出自《題朱氏梅雪軒》詩聞道君家溪上下,玉蕊瓊英巧相亞。
10.
居,處。
1.出自《儀禮·少牢饋食禮》設俎,羊在豆東,豕亞其北,魚在羊東,臘在豕東。
2.出自《〈王文憲集〉序》時粲位亞臺司。
3.出自《天驥呈才賦》日馭如親,合亞六龍之列。
4.出自《梅花庵同林若撫話雨聯句》職亞成均掌,官同秘院僉。
11.
謂前后依次承接。謂排列有序。
1.出自《隸釋·漢費鳳別碑》世德襲爵,銀艾相亞。
2.出自《梧桐雨》齊臻臻雁行班排,密匝匝魚鱗似亞。
3.出自《〈新方言〉后序》咸凌亂失次,嘖而不亞。
12.
匹敵;相當。
1.出自《梁書·侯景傳》〔侯景〕總攬兵權,與神武相亞。
2.出自《水滸傳》繡斧金戈勢相亞,打圍一路無禾稼。
3.出自《宋遺民詠·龔圣予開》同時有龔璛,其名與君亞。
13.
并排;依傍。
1.出自《越絕書·外傳紀策考》吳越為鄰……兩邦同城,相亞門戶。
2.出自《山枇杷》詩亞水依巖半傾側,籠云隱霧多愁絕。
3.出自《哨遍·新建構欄教坊求贊》套曲扎磹的亞著肩、疊著脊、傾著囊、倒著產大拚白銀雙鎰。
4.出自《隨園詩話》富家冢高高傍嶺,貧家冢低低亞畛。
14.
流亞,同類。
1.出自《〈兩都賦〉序》雍容揄揚,著於后嗣,抑亦《雅》、《頌》之亞也。
2.出自《晉書·王機傳》〔王機〕嘗慕王澄為人,澄亦雅知之,以為己亞。
3.出自《安丘張母李孺人墓志銘》固慧業文人之亞也。
15.
通“稏”。亦作“罷亞”。稻名。
1.出自《郡齋獨酌》詩罷亞百頃稻,西風吹半黃。
2.出自《村舍》詩九月罷亞收,流水滿郊原。
3.出自《平湖樂》曲黃云罷亞卷秋風,社甕春來重,父老持杯十分送。
4.出自《再題奚川八景畫卷》詩故園門巷長蓬蒿,西風罷亞生荊杞。
16.
“婭”的古字。
1.出自《詩·小雅·節南山》瑣瑣姻亞,則無膴仕。
17.
亞細亞洲的簡稱。參見“亞非”、“亞非拉”。
1.出自《十年大慶·天安門》詩亞非常慶新開國,歐美誰招失業魂?
18.
丑。
1.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六經·果童》夫地有山有澤,有黑有白,有美有亞。
2.出自《說文·亞部》亞,丑也。
19.
通“稏”。亦作“罷亞”。稻多貌。
1.出自《送梅秀才歸宣城》詩罷亞霜前稻,鉤辀竹上禽。
2.出自《登玲瓏山》詩翠浪舞翻紅罷亞,白云穿破碧玲瓏。
1.笑貌。
1.猶言讓人牽著鼻子走。比喻任人支配而無主見。
1.猶信用。
1.生理學名詞。即第八對腦神經﹐從腦橋和延髓之間發出﹐分布在內耳﹐主管聽覺。
1.聽察聲音。
2.醫者聽察病人的聲息。
3.古代相術的一種。
4.探聽消息。
1.謂聽獄的錯失。
1.謂聽命行事。
2.猶治事。
3.廳堂。官府治事之所◇亦指私宅大廳。
1.方言。聽憑情勢的發展變化。
1.猶見聞。
1.聽從接受。
1.聽人講解經書。
2.泛指聽教師講解課文。
3.聽說書人說書。
1.方言。意為不起作用。
1.猶順從;聽任。
1.聽我所說。
2.聽人所說。
3.方言。聽話。參見"聽說聽道"。
1.方言。順從;聽話。
1.古代帝王﹑諸侯于每月初一聽朝治事前所行之禮。謂聽治一月之政自此日告朔后始之。
1.等待伺候。
1.聽理訴訟;審案。
1.猶聽憑。
1.見"聽天由命"。
1.謂聽憑命運擺布﹐不作主觀努力。
1.見"聽天任命"。
1.同"聽天任命"。
2.謂聽任事態自然發展變化﹐不作主觀努力。
1.龂龂。斤斤計較,爭辯不休。
2.歡欣貌。
1.即耳機。
2.聽診器的俗稱。
1.猶聲望。
1.注意細微的情節﹐解決疑難的問題。形容思想縝密﹐善于通過聽察解決疑難。
1.聽從熟悉情況者的意見。
1.過去北京人稱觀賞京劇為"聽戲"。當時聽戲者皆側面對臺﹐暗中打板隨聲低唱﹐故稱。
2.泛指欣賞戲曲演出。
1.語文教學方法之一。由教師發音或朗讀﹐學生筆錄﹐用來訓練學生聽和寫的能力。
1.聽而信之。多指不正確的話或消息。
2.等候信息。
1.謂德行受人尊敬。
1.聽而許之。
1.明清對已授職而等候選用者之稱。
1.謂聽取諫勸之言。
1.聽聞淫侈之事。
1.亦作"聽營"。亦作"聽瑩"。
2.惶惑。
1.見"聽熒"。
1.見"聽熒"。
1.聽從并予采用或任用。
2.聽候使用或任用。
1.聽理訟獄。
1.能產生聽覺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強度。
1.采納允準。
1.聽得真切。
1.診斷病情的一種方法。用耳朵或聽診器來聽心﹑肺等內臟器官的聲音﹐以便進行診斷。
1.聽診用的器具。也叫聽筒。
1.坐朝處理政務;執政。
1.聽任不管。讓它自行發展。
1.斷獄治事。
1.聽講演﹑音樂或廣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