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水邊。
1.出自《淮南子·原道訓》故雖游於江潯海裔,馳要裊,建翠蓋。
2.出自《文選·枚乘〈七發〉》游涉乎云林,周馳乎蘭澤,弭節乎江潯。
3.出自《鴨》詩唼喋眠秋水,蹣跚下碧潯。
2.
泛指邊際,極限。
1.出自《宋孝武宣貴妃誄》銷神躬於壤末,散靈魄於天潯。
3.
江西省九江市的別稱。因長江流經九江市北的一段稱潯陽江,故稱。
1.出自《清史稿?地理志十三》江西省。鐵路擬筑者四:曰南潯鐵路,自九江而南昌而吉安而贛南?!?/p>
4.
水名,在山東省莒縣東南,流入沭水。
1.出自《水經注·沭水》潯水又西南流,入沭。
5.
量詞。海洋測量中計量水深的專用單位。一潯等于1.852米。
1.逃跑;逃而脫離。
1.逃走流亡。
2.指逃亡的人。
1.指逃亡者原住的房屋。語本唐聶夷中《詠田家》"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1.謂充軍者逃離部伍。
1.宴會中途不辭而去。
1.謂離鄉逃奔他處居住。
1.舊指不能遵照期限完納錢糧。
1.戰國時齊于陵仲子居楚,楚王聞其賢,欲聘為相,仲子不從,偕妻逃去,與人灌園為生。見漢劉向《列女傳.楚于陵妻》﹑晉皇甫謐《高士傳.陳仲子》◇因以為不仕之典。
1.逃避刑罰。
1.猶逃走。
1.猶藏身。
1.逃避世俗,尋求清靜無欲的境界。
1.逃避學習;無故不上學。
1.猶言遠走高飛。
1.叛離楊朱之道。
1.典出晉皇甫謐《高士傳.許由》"堯讓天下于許由……不受而逃去。嚙缺遇許由曰'子將奚之?'曰'將逃堯。'"后因以指隱居不仕。
1.逃亡遷移。
2.指逃亡的人。
1.見"逃逸"。
1.亦作"逃佚"。
2.逃跑。
1.逃避隱匿。
1.猶越獄。
1.逃走,逃離。
1.逃避罪責。
1.嘆惋。
1.感嘆悲傷。
1.贊賞。
1.感嘆歲月易去。語本《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贊嘆思念。
1.吟誦。
1.感嘆涕泣。
1.嗟嘆惋惜。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載吳國的季札在魯國觀看各種樂舞,看到舞《韶d03d!肥保認為已經盡善盡美,便說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意謂看到《韶d03d!芬丫足夠,不必再看其他樂舞了◇以嘆為觀止”贊美所見事物盡善盡美,無以復加。
1.嘆憤聲。
1.嗟嘆﹑惋惜。
1.贊嘆。
1.贊嘆羨慕。
1.嗟嘆懷念。
1.嗟嘆譏笑。
2.贊賞歡笑。
1.驚嘆。
1.贊揚。
1.贊嘆景仰。
1.驚嘆。
1.見"嘆悒"。
1.亦作"嘆邑"。
2.感嘆悲傷。
1.猶嘆伏。
1.吟詠。
1.嘆息。
1.贊嘆稱譽。
1.嘆息怨恨。
1.贊嘆﹐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