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舊時送給老師的酬金(原義為干肉,古時弟子用來送給老師當作見面禮)。
2.
見“修”。
3.
名詞
(Xiū)姓。
1.
干肉。
1.出自《周禮·天官·膳夫》凡肉脩之頒賜,皆掌之。
2.出自《左傳·莊公二十四年》女贄不過榛栗棗脩,以告虔也。
3.出自《與從弟君苗君胄書》接武茅茨,涼過大夏;扶寸肴脩,味逾方丈。
2.
致送教師的薪金。參見“脩金”。
1.出自《醒世姻緣傳》人家有子弟的,丁利國都上門去綽攬來從學;出不起學錢的,丁利國都與他們代出脩金。
2.出自《苦社會》所定脩金,月計合洋百元光景。
3.出自《教育政策私議》學校皆收脩金,惟必須極廉。
3.
干枯。
1.出自《詩·王風·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脩矣。
2.出自《呂氏春秋·辯土》寒則雕,熱則脩。
4.
同“修”。
5.
姓。漢有屯騎校尉脩炳。見《廣韻·平尤》。
1.出自《廣韻?尤韻》脩,姓。漢有屯騎校尉脩炳。
1.比喻可以用作典型說明某一問題的很現實的事物。
1.機動部隊。
1.指婦女的妊娠反應。
1.活潑潑。生動自然貌。
1.活活地剝皮。意謂活殺。
2.比喻機械地模仿或搬用。
1.猶活活地。
1.比喻能給人以經濟援助的有錢人。
〈方〉(~兒)農活。
1.動產??梢砸苿拥呢敭a。
1.稱小兒女。
1.靈便。
1.古代插在巾帽上的一種飾物。
比喻黑暗悲慘的社會環境。
1.蝌蚪的異名。
1.集體中在某一方面比較活躍的人。
在政治生活、社會生活中積極活動并有較大影響的人。
又稱開啟橋”或開合橋”。橋身可通過立轉(圖一)、平轉(圖二)、升降(圖三)和伸縮(圖四)等方式開合的橋。開啟后,可讓船只通過;船過后橋身閉合,恢復橋上交通。適用于陸上或水上交通不甚頻繁而需要通行高大船只的河道或港口處。
1.可以左右轉動的椅子。
1.方言。因恐懼而全身不停地哆嗦。
1.指生計。
2.泛指各種體力勞動。
1.宋人詩論中提出的學詩所必須掌握的能靈活變通的法則。
2.泛指靈活的原則﹑方法。
1.靈活,不呆板。
1.活命的權利。
①喇嘛教中用轉世制度繼位的上層喇嘛。②舊小說中稱濟世救人的僧人。
①表示應該這樣,一點也不委屈(有值不得憐惜的意思)~如此。②〈方〉應該;該當(含命中注定意)我~有救,碰上了這樣的好醫生。
1.有夫之婦由于某種原因而長期過獨居的生活。
1.比喻美貌的女子。
1.指半死不活的人。
1.指死而復生的人。
1.猶救國。
使分子或原子的能量增強。如把普通木炭放在密閉器中加熱,變成吸附能力較強的活性炭。
指某一反應中一部分具有比分子的平均能量高的分子。由于這些分子的相互碰撞,才能發生化學反應。
(~兒)不很肯定的話他臨走的時候留下個~兒,說也許下個月能回來。
1.靈活。
(~兒的)①在活的狀態下(多指有生命的東西受到損害)~打死ㄧ~氣死。②簡直,表示完全如此或差不多如此瞧你這個樣子,~是個瘋子!
有焰的火。
1.指被作為商品買賣的人或其他鮮活動物。
2.指可流通之物。
1.活活地找麻煩。
①過去專指手藝或縫紉、刺繡等,現在泛指各種體力勞動針線~ㄧ地里的~快干完了。②做成的或待做的手工制品她拿著~給大家看。
1.生動自然而不呆板。
醫學上指對活體組織進行檢驗。
形容離奇或無中生有書明明放在桌子上,怎么忽然不見了,真是~!
1.充滿活力,身體強健。
1.一種竹制的可以折疊的簡易枕頭。
1.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有教育意義的人或事。
一拉就開的繩結(區別于‘死結’)。
1.靈活之處。
1.指好酒。
〈方〉圈套;騙局。
1.佛教禪宗指含意深刻,非從言外之意深參而不能了悟的語句。
2.宋人論詩時亦用以指含蓄生動而有深意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