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書〉光明。
2.
形容詞
和樂。
3.
形容詞
〈書〉興盛,興旺。
4.
見“熙熙攘攘(rǎngrǎng)”: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5.
名詞
(Xī)姓。
1.
亦作“焈”。亦作“煕”。亦作“熈”。
2.
興盛;興起。
1.出自《書·堯典》允厘百工,庶績咸熙。
2.出自《幽州紀圣功碑銘》熙我文典,煥乎光明。
3.出自《上仁宗皇帝書》堯舜之所以理百官而熙眾工者,以此而已。
3.
和樂;和悅。
1.出自《列子·力命》在家熙然有棄朕之心,在朝諤然有敖朕之色。
2.出自《文選·潘岳〈關中詩〉》惴惴寡弱,如熙春陽。
3.出自《文心雕龍·知音》譬春臺之熙眾人,樂餌之止過客。
4.出自《祭李氏二十九娘子文》出從於人,既相諧熙。
4.
曬;照射。
1.出自《說文·火部》熙,燥也。
2.出自《贈劉琨》詩仰熙丹崖,俯澡綠水。
3.出自《鹽池賦》熙金葩之融炎,穎躍結而淪成。
4.出自《送無本師歸范陽》詩天陽熙四海,注視首不頷。
5.
通“嬉”。嬉戲。
1.出自《晏子春秋·雜下十》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出自《淮南子·人間》臣不敢以死為熙。
6.
通“禧”。吉祥。參見“熙事”。
1.出自《漢書·禮樂志》忽乘青玄,熙事備成。
2.出自《賜刑部郎中充天章閣待制錢象先等獎諭詔》覽奏篇之來上,慶熙事之有成。
7.
嘆詞。
1.出自《漢書·翟方進傳》熙!我念孺子,若涉淵水。
8.
姓。帝嚳時有熙氏。見《通志·氏族四》。
1.出自《通志?氏族略四》熙氏,英賢傳曰:帝嚳使玄冥為水正,熙氏佐之,因以為氏。
9.
光明;明亮。
1.出自《詩·周頌·昊天有成命》於緝熙,單厥心,肆其靖之。
2.出自《齊東野語·曝日》謝無逸為賦,詩曰:“……徐徐晨光熙,稍稍血氣暢。”
1.指浮收的田賦稅。
1.亦作"?竦"。
2.恐懼不安貌。
1.亦作"?蹜"。
2.退縮不前貌。
3.局促。
1.退縮;蜷縮。
2.皺縮。
3.指萎縮。
4.急迫﹑短促。
1.亦作"?踏"。亦作"蹙蹋"。
2.踩踏。
3.壓倒。
4.踐臨;到達。
5.踢。
1.損失國土。
1.國土縮小,國力削弱。
1.縮攏的鬃鬣。
1.蓄聚,積累。
1.形容巨浪簇聚如堆雪。
1.鼻與眉相聚攏。
1.皺縮堅實貌。
1.猶逼迫。
1.見"蹙踅"。
1.亦作"?頾"。
2.皺縮鼻翼。愁苦貌。
1.光明而寬敞貌。
1.謂波浪涌聚翻騰。
1.謂邁步追逐。
1.躊躇;猶豫。
1.猶踩踏。
1.亦作"躠躠然"。
2.心神不安貌。
1.亦作"躠蹈"。
2.踐踏;蹂躪。
3.指壓倒。
1.猶觸地。謂遍布地面。
1.小步快行貌。
1.蹲伏貌。
1.古代以蹴鞠為業的人。
1.跟蹤追擊。
1.窘迫貌。
1.觸機。謂以巧遇而得之。
1.窄狹細小。
1.猶踐踏。
1.亦作"躠踘"。
2.見"蹴鞠"。
1.亦作"蹴毱"。亦作"蹴踘"。亦作"躠踘"。亦作"躠鞠"。亦作"躠■"。
2.我國古代的一種足球運動。用以練武﹑娛樂﹑健身。傳說始于黃帝,初以練武士。戰國時已流行。
3.指近代的足球運動。
1.見"蹴鞠"。
1.猶踐踏。
1.猶踩踏。
1.猶踐踏。
1.亦作"躠瓶伎"。
2.古代雜技名。
1.猶撞破。揭穿,識破。
1.跳騰貌。
1.亦作"蹴球"。
2.唐代以來的一種類似足球的運動。為戰國時代以來流行的"蹴鞠"運動之演變,已使用充氣球,并有了類似現代足球賽的球門。
1.見"蹴踏"。
1.亦作"躠然"。亦作"躠然"。
2.驚慚不安貌。
1.退縮,消散。
1.亦作"蹴蹋"。亦作"躠蹋"。亦作"蹴躣"。亦作"躠躢"。
2.踩;踏。
3.踢。
4.行走;奔跑。
5.比喻蹂躪;摧殘。
1.亦作"躠蹋"。
2.見"蹴踏"。
1.亦作"躠躢"。
2.見"蹴踏"。
1.亦作"蹴討"。
2.追迫討伐。
1.古代類似足球的運動。
1.蹙迫;倉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