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亂馳。
1.出自《戰國策·齊策五》魏王身被甲底劍,挑趙索戰。邯鄲之中騖,河山之間亂。
2.出自《文選·班固〈答賓戲〉》曩者王涂蕪穢,周失其馭,侯伯方軌,戰國橫騖。
2.
疾速行進;馳騁。
1.出自《楚辭·招魂》步及驟處兮誘騁先,抑騖若通兮引車右還。
2.出自《為孔導辭建安王箋》悠悠漢水,獨騖輕舟。
3.出自《餞許州宋司馬赴任》詩零雨征軒騖,秋風別驥嘶。
4.出自《啑古吟》英雄騖八荒,暮年返其宅。
3.
追求;追逐。
1.出自《楚辭·九辯》乘精氣之摶摶兮,騖諸神之湛湛。
2.出自《鐵圍山叢談》及后,所謂大臣,國事既不克自重,時吾已識事矣,則但睹朝野日騖黨仇,更相反覆。
3.出自《〈女神〉之地方色彩》了如今,一味的時髦是騖,似乎又把“此地”兩字忘到蹤影不見了。
4.
猶傳揚。
1.出自《玉壺清話》柳仲涂開知潤州,胡旦秘監為淮漕,二人者,俱喜以名騖於時。
2.出自《呈北郭諸友》詩弱齡騖名都,頗亦愿高士。
5.
用同“鶩”。鴨子。
1.出自《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水池》好在水中魚,何愁池上騖。
2.出自《伍員吹簫》漁翁也再不見落霞低伴孤飛騖。
3.出自《廣陽雜記》人不可無名,神仙猶尚如此,又何怪今之人趨走如騖邪?
1.猶魁秀。
1.猶怪誕。
1.橫行而占上風。
1.指北斗七星的第一星和第五星。
1.形容器宇不凡,氣量宏大。
1.高而廣大貌。
1.見"魁奇"。
1.猶狀元。科舉考試進士第一名。
1.科舉制鄉試或會試中以第一名被錄取。
1.魁偉健壯。
1.高大雄健。
2.猶杰出。
3.指杰出的人﹐為首的人。
1.指首領人物。
2.指出眾的人。
1.指科舉制鄉試中式的第一名。唐制,進士由鄉而貢曰解;明清鄉試稱解試,故中式的舉人第一名稱魁解,又稱解元。
1.見"魁梧"。
1.不同一般,杰出。
1.指杰出人物。
1.剛直。
1.市儈頭子,大市儈。
1.劊子手。
1.胸懷開闊。
1.形容高超特出。
2.指特出的人或事物。
1.形容高超特出。
1.見"魁壘"。
1.小土丘。
1.蚶的別名。
1.猶魁帥。
1.在科舉考試中得第一。
1.謂于國之三公中最為杰出。
1.叛逆之首惡。
1.高檔的,上等的品級。
1.亦作"魁畸"。
2.杰出;特異。
1.高大。
1.猶魁首。
1.首領。超貶義。語本《書.胤征》"殲厥渠魁。"
1.獲得科舉考試第一名。
1.安然。
2.高大貌。
3.卓然突出貌。
1.奪魁之人。
1.大儒;大學問家。
1.見"魁三象"。
1.組成魁星的四顆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兩兩相近,成三對鄰近星象,舊以之喻國之三公。
1.壯實。
1.大學者。
1.奇特;與眾迥異。
1.主將;首領。超貶義。
1.有深交的老熟人。
1.猶魁能。
1.指突出﹑超群的人。
1.委積眾多貌。
2.形容高超特出。
1.不戴帽子。魁,通"科"。
1.高出眾人的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