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鳥名。烏鴉。又稱“老鴰”、“老鴉”。羽毛通體或大部分黑色。參見“烏鴉”、“烏鳥”。
1.出自《詩·邶風·北風》莫赤匪狐,莫黑匪烏。
2.出自《論衡·感虛》〔秦王〕與之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令烏白頭,馬生角……乃得歸。”
3.出自《更漏子》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2.
黑色。參見“烏驪馬”、“烏衣”。
1.出自《將往終南和子由見寄》窮年弄筆衫袖烏,古人有之我愿如。
2.出自《暴風驟雨》紅血變烏了。
3.
指抹黑,染黑。
1.出自《玉鏡臺》貌賽過神仙洛浦,怎好把墨來烏?
2.出自《醒世姻緣傳》如今頭發胡子通然瑩白了,待不得三四日就烏一遍,如今把胡子烏得綠綠的,怪不好看。
4.
古代神話傳說太陽中有三足烏,因以“烏”為太陽的代稱。
1.出自《山海經·大荒東經》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
2.出自《文選·左思〈蜀都賦〉》羲和假道於峻岐,陽烏回翼乎高標。
3.出自《冬日寄獻庾員外》詩卻思紫陌觥籌地,兔缺烏沉欲半年。
4.出自《鴻門會》詩照天萬古無二烏,殘星破月開天余。
5.
疑問副詞。何,哪里。
1.出自《呂氏春秋·明理》故亂世之主烏聞至樂?
2.出自《賓退錄》周之東遷,烏得盡委其責於幽平二王乎?其所由來者漸矣。
3.出自《集外集拾遺補編·辛亥游錄》長生烏可以藥得?
4.出自《漢書·司馬相如傳上》且夫齊楚之事,又烏足道乎?
6.
嘆詞。同“嗚”。參見“烏乎”。
1.出自《左傳·襄公三十年》烏乎,必有此夫!
2.出自《漢書·外戚傳贊》烏呼!鑒茲行事,變亦備矣。
3.出自《獨孤申叔哀辭》烏虖遠矣,何日而忘!
4.出自《訄書·商鞅》烏呼!是惑于淫說也甚矣!
5.出自《小爾雅·廣訓》烏乎,吁嗟也。吁嗟,嗚呼也。有所嘆美,有所傷痛,隨事有義也。
7.
吐出。
1.出自《樂府詩集·鼓吹曲辭一·漢鐃歌》朱鷺,魚以烏。(路訾邪)鷺何食?
8.
姓。春秋齊有烏枝鳴。見《左傳·昭公二十一年》。
1.出自《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五下》烏氏出自姬姓。黃帝之后,少昊氏以烏鳥名官,以世功命氏。齊有烏之余,裔孫世居北方,號烏洛侯,后徙張掖。
1.連接成鏈形的球菌。猩紅熱和很多炎癥﹑化膿性疾病都是這類細菌引起的。
1.鈾﹑钚等重元素的原子核受中子轟擊時﹐裂變成幾個碎片﹐并放出兩個到三個中子﹐這些中子再打入鈾或钚的原子核﹐再引起裂變﹐這種連續不斷的核反應叫"鏈式反應"。鏈式反應能產生巨大的能量。也叫支鏈反應或連鎖反應。
2.由于一個單獨分子的變化而引起一連串分子變化的化學反應。如燃燒過程﹑爆炸過程。也叫鏈反應或連鎖反應。
3.由少數光子引起許多原子輻射的過程。
①機械上傳動用的鏈子。②〈方〉鏈子①。
1.分子中碳原子排列成鏈狀的碳氫化合物。如丙烷(分子中的三個碳原子排成鏈狀)。
1.二十四番花信風之一。時當暮春。
1.楝樹的果實。也叫金鈴子。中醫入藥。味苦寒,有理氣止痛,殺蟲療癬的功效。
1.亦作"??3d91"。
2.水波流動貌。
3.猶冉冉。漸近貌。
1.亦作"?滟"。同"瀲滟"。
2.水波蕩漾貌。
3.水滿貌。
4.光耀貌。
1.亦作"?灔"。同"瀲滟"。
2.水波蕩漾貌。
3.水滿貌。
4.光耀貌。
1.見"瀲滟"。
1.善良。
2.指善良的人。
1.志同道合的伙伴。
1.珍寶。
1.堪與比美。
1.良史的筆法。
1.猶良佐。
1.精良的兵器。
1.杰出的人才。
1.優質木材。
2.喻優秀的人才。
高明的計策;好的辦法別無~。
1.山名。在今江蘇省句容縣。原為句曲山的一部分。秦始皇三十一年登句曲山北陲,會群官,嘆曰"巡狩之樂,莫過于山海。自今已往,良為常也。"于是改稱句曲山北陲為良常山。見南朝梁陶弘景《真誥》卷十一。
1.踉蹌。行走不穩貌。
1.制作精良的車子。
美好的時光和景物每良辰美景,賓僚并集,泛長江而置酒,亦一時之勝賞焉。
1.同"良辰美景"。
1.猶美名。
1.好友。
1.良田。
1.良策。
1.良晤。
1.古代太子姬妾的稱號,位在妃下。
1.舊指平民百姓中已成年者。
1.賢良而篤實。
1.良好的法制﹑法規。
2.指好的措施﹑方法。
1.療效好的藥方。
1.美男子。
1.賢良的輔弼;好的助手。
1.堅實的莖干。
2.見"良干"。
1.猶良田。土質肥沃的田地。
1.古代泛稱技藝高超的人。
1.見"良工心苦"。
1.指技藝高明的人費盡心血地構思經營。語本唐杜甫《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已知仙客意相親,更覺良工心獨苦。"
2.泛指用心良苦。
1.好弓;強弓。
2.指擅長制弓的人。
1.謂繼承父祖的優良傳統和事業。語出《禮記.學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
1.古代指絲織品。
1.賢能的輔佐。
1.有益的規諫。
2.好的規范﹑準則。
1.最可貴。《孟子.告子上》"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焦循正義"良貴猶云最貴,非良貴猶云非最貴也。"一說為本然具有的美德。朱熹集注"良者,本然之善也。"
1.猶強國。
1.賢良的輔佐。